每逢月初,陸氏都會去郊外的佛寺進香。
古代婦女的生活單調又狹小,除了宴會,做客,窩裏鬥(又稱宅斗),還有一樣深受廣大婦女喜愛,那就是求神問佛。
大周朝是一個信仰比較自由的朝代,並沒有抑佛或是禁道。是以,現在佛教與道教是雙教齊昌。
以前在陳府的時候,大楊氏的院子裏供的是元始天尊。這邊她的親妹妹小楊氏信仰的卻是佛教,陸氏信仰的也是佛教。
婆媳兩個一個是月中,一個是月初,總要去城外的大佛寺慈善一番。
就在八月初,難得的是,婆媳兩個要一起去大佛寺。
事出有因,不為別的,正是為了沈長寧的婚事。
這段時間陸氏相看了不少適齡女子,她看上的,小楊氏不滿意,嫌門第低。小楊氏看上的,她又諸多不情願,都是高門大戶的嫡女,誰要嫁給你一個功未成,名不就的庶子。
這一來二去,就過去了小半年,這次相看的是雲貴知府吳大人的千金,吳大人趁着這個三年考核,進京述職的機會,將女兒帶了過來,就是想在京中尋一門親事。
吳大人在雲貴地帶雖是大權在握,但是在京里這種權貴多如牛毛的地方,也不是特別起眼。
他原本的打算是,自己官職不錯,女兒樣貌出眾,品性才華也拿得出手,就算嫁入公侯之府,也不算特別高攀,京中有人好做官。他算盤打得細,誰料進京月余,硬是處處碰壁。
首先吳姑娘雖說是嫡女,卻是個半路嫡女,臨進京前剛記到嫡母名下的。
吳大人想高攀的那些人家心裏都是門清,放着京里的高門貴女不娶,去娶一個鄉野來的半吊子嫡女?你當老子傻?
吳大人只好退而求其次,在同官職中尋找同僚的兒子,也就是有實力的官二代,殊不知大家跟吳大人的心是一樣一樣的,都覺着自家的孩子奇貨可居,都想攀附個權貴,將來好做自家孩子的助力。你拿一個庶女來搏前程,你當老子缺心眼?
吳大人再退而求其次,開始把眼放在公侯府的庶子身上,首先得必須那個庶子本身硬件設備夠硬,他一圈打探下來,得出這樣的結果:
英國公府嫡庶兩派,嫡支那邊是太子的親舅舅,家法極嚴,後宅也一片肅穆,沒有一個庶子,兒子女兒全是嫡出,吳大人想着,英國公看着不傻,估計跟自己結不了親。庶支那邊,兒子倒是蠻多,嫡子庶子私生子,子子齊全,好色驕色紈絝色,色色不少。吳大人心裏又泛起了嘀咕,倒不是他為吳姑娘擔心多少,只是他想着太子如今勢強,雖說當今的皇后是庶支那邊,但昌王與太子差的不是一星半點,嫡庶兩支之間現在這麼界限分明,太子上位後,庶支那邊焉有好果子吃,於是集體拉黑名單。
之後又在別的侯府爵府打聽了個遍,最後鎖定了沈長寧。
雖說是庶出,嫡母又強勢,但吳大人打聽出了,世子沈遠寧是個很護短的人,對着自己人都很照顧,將來做了侯爺,也肯定會對自己的弟弟多有照顧。
再有沈遠寧本身也足夠優秀,雖風頭不及沈遠寧,但是在京中世家裏也是數的上的,差就差在出身上。
換而言之,如果沈長寧跟沈遠寧一樣的出身,吳大人也要再考慮一二,萬一被拒絕呢,老臉還要不要了?
拿定主意後,就開始對沈長寧做細緻調查,這一查之下,發現他也是處在高不成低不就的狀態。
嫡女娶不着,庶女的話他家老太太還嫌棄,剛好自己女兒已經記在了嫡母名下,如果不是正經嫡出的閨女們都太小,哪裏用這樣勞神。吳大人覺得,自家與沈家的婚事,那是天作之合。
於是乎,在幾次宴會中,都讓吳夫人意有所指的暗示着陸氏。陸氏只是一味的裝糊塗,並不接話,總不能女方自己說出,我們看上你家小子了,給我們做女婿可好?
後來吳大人知道沈長寧生母是貴妾,是沈府老侯夫人小楊氏的侄女,便尋了楊家的門路,把話遞到了小楊氏面前。
小楊氏差人一打聽,還真上了心,這吳姑娘比較之前相看的那些人家不知強了多少,於是馬上給了回話。
之後就把沈孝全叫到壽安堂,一把鼻涕一把淚的哭訴後媽難當,後婆婆更難當。
「孝全,我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