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慶五年,五月二十二,俺答封貢一事取得圓滿成功。邊臣回稟朝廷,說俺答已經於四月十三當着右翼蒙古諸部首領及數十萬部眾之面盟誓。
於是大明天使取太子詔,封俺答為順義王,改其所居之城名曰歸化;昆都力、辛愛等皆授官;封把漢那吉昭勇將軍,指揮使如故。
俺答率諸部受詔甚恭,遣使貢馬,執趙全餘黨以獻大明。帝嘉其誠,賜金幣。又雜采崇古及廷臣議,賜王印,給食用,加撫賞,惟貢使不聽入京。
河套吉能亦如約請命。因為事在陝西,內閣命總督王之誥議定上疏。王之誥希望下詔給吉能,要求他先有一兩年不犯邊,才許封貢。
崇古復上疏曰:「俺答、吉能親為叔侄,首尾相應。今收其叔而縱其侄,錮其首而舒其臂,俺答必呼吉能之眾就市河東宣、大;商販不能給,而吉能糾俺答擾陝西,四鎮之憂方大矣。」
隆慶認為有理,能封俺答就能封吉能嘛,反正一隻羊是趕,一群羊也是趕。於是亦授吉能都督同知。
事畢,王崇古乃廣召商販,聽令貿易。布帛、菽粟、皮革遠自江淮、湖廣輻輳塞下,因收其稅以充犒賞。其大小部長則官給金繒,歲市馬各有數。崇古仍歲詣弘賜堡宣諭威德。諸部羅拜,無敢嘩者。
自此邊境安寧,東起延、永,西抵嘉峪七鎮,數千里之地軍民樂業,不用兵革,歲省費十之有七。皇帝下詔,王崇古進太子太保。
既然封貢事已全定,皇帝便準備大賞群臣,從中樞到宣大三鎮地方,凡此前贊同封貢者,幾乎人人有份。
但就在此時,內閣首輔李春芳卻再次上疏,以病乞休。隆慶立刻派出太醫上門看望,太醫診治之後回稟皇帝,言:「元輔氣鬱心結,咳喘不定,確需安養。」
其實早在今年二月,李春芳就上疏「以疾乞休」,但是皇帝沒同意,並遣太醫官診視。
四月,南京吏科給事中王禎等論李春芳「以親老求去,再疏即止,因緣為弟改官,冒恩非分,且言其父居家不檢,春芳不能辭責。」
皇帝看了之後「大怒」,切責道:「禎等輕率妄言,誹謗輔臣,有失國體,姑貸其罪。」李春芳則當即上疏申辯乞休,此為二次乞休。
從王禎所言「以親老求去,再疏即止」來看,事指三年三月春芳以二疏求去,此時高拱尚未還閣,那一次其實是被張居正一句話逼的,後來才有李春芳暗中發力,讓趙貞吉入閣跟張居正打擂的事,只不過張居正也不是善茬,很快又把高拱起復了回來,搞得李春芳、趙貞吉最終敗北。
其實,李春芳之所以求去,的確是形勢所迫,一則是因為趙貞吉自己把自己給作死了,李春芳失了盟友,二則是高拱復政雖只一年有餘,卻取得了李春芳這幾年根本無法比擬的重大成就。
按照史書的記載:「高決策定貢市,合七鎮為一,歲省邊費百餘萬。招安國亨出就理,盡平兩廣諸蠻。一時經略,慷慨直任,皆有成功。然興化不勝迫,辭位去,高居首。」
也就是說,盟友盡失的李春芳自己對比了一下他和高拱的政績,實在沒法厚着臉皮繼續幹這個首輔了,只好請辭,所以這一次不僅言辭懇切,而且的確是真的把自己鬱悶得生病了。
這麼一來,隆慶就好辦了。當然,面子上隆慶帝還是表現出一副逼不得已的模樣,在「無奈之下」,才於五月二十四日下詔同意李春芳請辭,而且臨時給李春芳加了柱國——這是歷史上沒有的。
五月二十五,李春芳離京回興化,高拱率內閣及諸部大批官員禮送李春芳返鄉。
五月二十六,隆慶帝正式下詔,大賞群臣:
高拱加柱國,晉少師、中極殿大學士;
張居正仍少傅,兼晉太子太師、建極殿大學士;
殷士儋晉少保、武英殿大學士;
……
至於高務實,他是個例外,提前好幾天已經先得了賞賜,這一次就沒他什麼事了。
所以,他正在趁朝中上下都忙着受賞的空閒,處理一下自己的事情。
譬如會見提前來到京師,一直等着向他匯報這半年來工作進展的高國彥、高小壯、高陌、曹淦、韋希旻等人。
第043章 步丁耗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