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務實即將回京述職,這自然是當前朝臣們最為關心的政治動向,因為他這次回京非比普通述職,而是同時身負着援朝之戰凱旋、推動朝鮮內附、謀劃對倭出兵三件大事的,其一舉一動就更加引人注目了。
各方勢力對此都十分關心。皇帝方面不必說了,光是一個朝鮮內附就有很多細節問題需要討論,包括朝鮮王、朝鮮朝臣的安排,朝鮮內附後的行政與軍事制度設置,朝鮮的戰後重建如何着手且錢從哪來,參與援朝作戰的各部如何賞賜等等。
另外,上面說的「各部」也不只是說明軍各部,其他如蒙古的土默特、鄂爾多斯與嫩科爾沁三部,女真的如建州衛、建州左衛、建州右衛、葉赫部、哈達部、烏拉部以及一些小部落等等,他們也都是隨征出兵的,戰事獲勝之後當然也要給予相應的賞賜。
這些事情幾乎都是很容易出現爭議的,因為歸根結底每一項都涉及到實打實的銀子——既然跟錢有關,那當然就必須有高務實這位財神爺在場,此時的討論才有意義。否則的話,你討論半天好不容易有個結論出來,結果戶部兩個字就給你頂回來了,那多沒面子?
你問哪兩個字?當然是沒錢。
雖然自從高務實掌握戶部以來,似乎很少——亦或者乾脆沒有——聽戶部直接說過「沒錢」二字,但這種事可不興假設,戶部之前沒說過那是因為沒人敢無視高務實的意見,你真無視一個,看看他會不會一句「沒錢」給你把事情當場釘死。
要不說天底下香火最好的神祇就是財神爺呢,因為往往一文錢真的能憋死一條好漢。
朝廷也是一樣,天下大事無非錢糧。你真要是有無限的錢糧可以隨意潑灑,任你這皇帝和官員再怎麼浪,可能事情也壞不到要死要活的地步。
當然,問題往往出在沒錢沒糧,而那一般來說就完犢子了。大明朝數十年前在錢糧方面如何困窘,眼下這代官員大多都是經歷過的,當時他們一般都還不在高位,體會其實更深。
廢話,內閣輔臣的薪俸會被拖欠嗎?被拖欠的當然都是下面的人何況內閣輔臣也不缺這點薪俸。就好比當初高拱因為清廉也比較窮,結果他就靠給別人寫墓志銘之類的東西拿潤筆。
說實話,這錢可比朝廷的俸祿賺得輕鬆多了,只要甲方不是個十惡不赦的純粹人渣,這活兒就能接,因為隨便挑人家某個優點夸一番寫上,大把的銀子就到手了,而且因為沒寫違心之言,心裏毫無負罪感。
當然啦,這活兒不僅高拱接,連高務實都接。差別只是高拱接這種活兒是為了賺點輕鬆銀子養家湖口,而高務實接這種活兒是為了維持人脈,保持號召力,畢竟他又不缺這點錢。
言歸正傳,當下朝廷決定大事,幾乎不管什麼事都少不了要問高務實的意見,因為這些年下來大家體會越來越深了,那就是甭管你有什麼想法,都不能和戶部的意見相左,否則無論這想法你自己覺得有多麼英明神武都沒用,因為施行不了。
只有戶部認可了,撥銀子了,那恭喜你,這件事基本上就算成了。如果不行,嗯請戶部再撥一筆,總是能成的。
這種情況的出現,導致現在心學派官員們,尤其是心學派的大老們在面對高務實的時候越來越底氣不足。
就好比是某種功能受到挑戰的人士逛花街柳巷,心裏想法很多,但如果沒人把某種藥物施捨到他們手裏,他們就只能幹着急。如此,手裏拿着那種藥物的人就成了他們得罪不起的人——即便他們知道自己應該站在那人的對立面,也依然很難直起腰杆。
大明朝怎麼就變成這幅鳥樣了呢?他們心裏也常常如此憤憤不平,然而真當他們面對高務實時,別說這些話不敢說出口了,甚至連這種心情都不敢有絲毫表達。
試想看,因為你這位堂官得罪了高務實,結果衙門裏辦公經費都下不來,冬天缺炭,夏天無扇,連伙食都只配餵狗,那下面的人怎麼看你?能有幾個人鐵了心跟你走?
所以後世有人說,一把手最基本的工作就是能找上面要到銀子,這不是沒有道理的。
如今高務實就要回來了,而他在這三件事上的態度是很明確的,那麼問題就來到了朝中各位的身上:要不要反對?反對得了嗎?不反對會如何?
第281章 朝歸倭附(圓二)備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