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速中文網 > 軍事小說 > 大明元輔 > 第086章 提督西北軍務

第086章 提督西北軍務

    次日一早,便有聖旨由司禮監而出,內閣和六科以最快的速度附署放行,聖旨馬上又送去了兵部。

    這一天,戎政侍郎兼七鎮經略高務實難得的沒有呆在禁衛軍京北大營,而是端坐兵部值房——等的就是這道聖旨。

    聖旨無非還是那個風範,先說一通西北局勢緊張,再罵一通叛賊們背信棄義,接着夸一通高宮保奇才無雙,最後命他在新任三邊總督到任之前「以本兼各職提督西北軍務,准便宜行事,內閣及兵部不為遙制」。

    這句話有點意思,理論上來說前半句是不需要交待的,但聖旨裏頭特意說了一句。

    聖旨這種東西,別看廢話看似很多,但其實每一個字都肯定有其作用,這裏特別交待高務實是「以本兼各職提督西北軍務」,實際上就意味着在強調他的「本兼各職」。

    高務實的本兼各職其實很多,比方說他那個宮保也是職務,不過宮保什麼的肯定不是這裏強調的重點,重點只能是實權職務,也就是「協理京營戎政兵部左侍郎、都察院右都御史、經略薊遼四鎮及宣大三鎮等處邊務兼理糧餉」。

    高務實思來想去,發現聖旨里真正強調的地方恐怕不是戎政侍郎,也不是七鎮經略,反倒是前不久為了能匹配七鎮經略而給他新加的那個「都察院右都御史」。

    這一乍看也許有點讓人生疑,其實不然。京營改制之後的戎政侍郎雖然實權很大,實際地位也挺高,一溜的國公爺都得乖乖聽令,但歸根結底,它依然只是一個三品官,只是個侍郎罷了。

    三邊總督可是以尚書銜就職的,無論之前的郜光先,還是馬上要上任的魏學曾都是如此。

    高務實所掌控的薊遼、宣大兩個總督區,薊遼總督周詠還好,同樣是兵部侍郎銜,但現任宣大總督鄭洛卻也是掛兵部尚書銜的,所以高務實要經略薊遼、宣大,就不得不加一個右都御史,以免鎮不住場子——當然這只是朝廷的習慣,實際上不管是周詠亦或者鄭洛,都是實學派的人,沒理由不給高務實面子。


    現在高務實去提督西北軍務,一般人就會下意識認為他是以七鎮經略去提督西北,但七鎮經略本身無品無級,所以聖旨才會點名本兼各職,這其中能給高務實提高頭銜尊貴度的就是那個右都御史了。

    右都御史,正二品,與左都御史平級同品。當然實際上以左為尊,左都御史才是都察院一把手,而右都御史則一般都是給外放大員提品用的。

    與此同時,由於都察院職務的特性,高務實掛着右都御史的頭銜去了西北,就有監督整個西北官場的特殊屬性,這也是一種加權。

    總而言之,朱翊鈞的這句話其實就是充分給權,整個西北大局全交給高務實一人打理的意思。

    嗯,這很朱翊鈞。原歷史上萬曆帝用人也是這個風格,不管是在邊鎮還是在中樞,他都很習慣於這一套。

    這次對高務實的任命雖然是臨時屬性,但朱翊鈞依然保持了他的習慣,除了明確高務實是以「本兼各職」提督西北軍務之外,還賜了尚方劍——真的叫這個名字。【註:《明實錄》裏的記載就叫尚方劍,但沒有寶字。】

    隨着尚方劍賜下的聖旨里還有專門的說明,原文為「將帥不用命者,軍前斬首,毋庸上報」。

    換句話說,「西北軍務」所屬的武將,現在人頭都被高務實提在手裏了。不過,文官到底地位不同,聖旨里只說了武將,沒有提及文臣。

    領了聖旨拿了劍,高務實立刻動身,與梁夢龍拜別一番,便帶着「隨任家丁」上任去了,除了隨任家丁之外,還有朱翊鈞臨時起意寫進聖旨中讓他帶去的四千禁衛軍。

    禁衛軍的編制,六萬多人分為五個鎮,按照高務實一開始的規劃,每鎮官兵定額12512人,由步、馬、炮、工、輜重等兵種組成,每鎮設一統制,一副統制,一參謀長。後來因為「統制」的「制」字在大禮議之後不能隨便用,因此直接改為「協統」和「副協統」。

    每鎮有步兵兩協,一協官兵四千零三十八人;每協兩標,每標官兵一千七百五十六名,(馬標官兵略少,為一千一百一十七名);每標又分為三營,每營四連,每連三排,每排三棚……等等。

    按理說高務實去西北,應該給他馬



  
雲無風推薦:  東唐再續  宦海龍騰  瑪寂大陸:洛門教宗  
隨機推薦:  路人甲穿越記  鹿覓仙途  董鏘鏘留德記  鮫行天下  白夜浮生錄  
『加入書籤,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

搜"大明元輔"
360搜"大明元輔"
語言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