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邊境的大戰即將打響,西北邊境的大戰卻將告定。
寧夏城內的哱拜父子終於完成了潑血一般清洗,將隨他起兵的四營剿殺了近一半人,四營殘部終於被他們控制在手。只不過,這些劫後餘生的士卒恐怕早已失去再次拿起兵器的勇氣,與行屍走肉的區別已經不大了。
哱拜父子自身的力量也大規模消耗在了這次內亂之中,連最精銳的家丁部隊蒼頭軍都只有不到兩千人還勉強保持着戰鬥力,麾下控制的嫡系部隊撐死了也不到一萬五千沒有掛彩的。總體來算,原先極盛之時的所謂六萬大軍,現如今不知道還能不能湊齊兩萬人依舊肯聽從他們的命令。
寧夏叛亂,至此已經可以宣告失敗。
在寧夏內亂的這些天理,城外的明軍力量則得到了極大的增強,陝西、延綏等鎮的平叛兵馬陸續趕到,使得寧夏城外聚集了高達七萬左右的明軍。
這些軍隊說起來也有些意思,除了朝廷的經制之軍以外,竟然還有不下萬餘人的特殊部隊——卸任武將們的家丁精銳,如延綏總兵董一奎的弟弟董一元,就帶着家丁將近三千人,隨其兄前來助戰。
董一奎、董一元兄弟也是宣大將門出身,其父董暘曾任宣府參將。董一元在前兩年因衝撞巡按被罷,本來「革職閒住」,這次找到機會帶領家丁前來助戰,爭取戴罪立功。像他這類武將,在野的還有不少,這次不下萬人的額外援軍就是這樣來的,某種程度上也算是大明的特色。
固原總兵李昫、延綏總兵董一奎等部紛紛趕到寧夏城外,使得高務實的兵力綽綽有餘,只有李如松所部此前被調往莊浪衛協助甘肅總兵劉承嗣未及歸來,不過那已經無所謂了。
寧夏城中的具體情形雖然不明,但城外高務實等人通過搭建的瞭望台,已經大致清楚城內叛軍實力已然大減,對於哱拜父子遲遲不肯開城頗為不耐,高務實送入城中的書信也一封比一封措辭嚴厲。
寧夏為何拖延了五六日還不肯開城呢?因為哱拜父子意見不一。
此前哱承恩殺劉東暘等人的時候,哱拜本來是不知道的,說起來其實是哱承恩「假傳聖旨」,冒充哱拜的命令調的兵馬。不過這種事顯然開弓沒有回頭箭,等到哱拜得知消息的時候,喊停已經不可能了,只好乾脆一不做二不休,配合兒子將城內寧夏四營整體血洗了一遍。
可是當清洗完四營之中,父子二人又起了爭議。哱拜根本不相信高務實答應的條件,認為哱承恩肯定是被騙了,因此堅持不肯開城。同時他還認為,既然如今內部的不穩定因素已經消失,而且兵力也減少了很多,城中剩餘的糧食反而足夠撐上至少一年,那就完全可以硬抗下去,朝廷絕對支撐不起十萬大軍在城外圍困這麼長的時間。
哱承恩被他這麼一說,心底里也有些懷疑高務實是不是故意騙他。然而靈州城被大炮轟破的景象實在讓哱承恩印象太深刻了,他總覺得寧夏城雖然比靈州城要堅固,但只要高務實願意轟,遲早也是能轟破的,如此一來,死守就根本不是出路。
按理說,父子二人陷入爭執,哱拜這個當爹的說了算才對,可是由於「城內清洗」事件是哱承恩搶先發動的,在清洗的過程中逐漸掌握了不少兵力,鬧到最後他手裏實際掌握的兵馬反比哱拜還多了一兩千,這就導致哱拜說話的效果也大打折扣,幾乎是靠着昔日威望才勉強控制着城門未開。
不過,隨着高務實送進城中的「催命符」措辭越來越嚴厲,哱家父子的矛盾也越來越尖銳,哱承恩甚至在昨晚的議事會上公然說出一句:「莫非我便打不開此門!」然後摔門而出,把哱拜氣得臉紅脖子粗,差點當場下令把這逆子抓回來打死。
不過這話只是說說而已,實際上哱拜並沒有這樣的能力了,現在連開個會都是雙方各自帶着兵馬,哪裏是說抓就能抓的。
哱承恩出來之後也是余怒未消,他總覺得,如果之前剛剛平定「內亂」就立刻開城,高務實是很有可能兌現承諾的,結果現在被老頭子一拖再拖,搞得高務實的語氣日益不善,眼瞅着要變卦了。
一旦高務實等得不耐煩,到時候轟開寧夏城門,七萬大軍一擁而入,那他哱承恩別說什麼永鎮寧夏,只怕連人頭都保不住,這卻如何是好?
哱承恩越
第108章 寧夏告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