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速中文網 > 軍事小說 > 大明元輔 > 第242章 年前(上)

第242章 年前(上)

    次日一早,劉馨「秘書處」名單中提到的人便得到了通知,知道自己「將被重用」,並需在今晚拜見高務實。一眾人等雖然不知道這重用究竟是如何一個重用法,但還是根據自身情況紛紛做了準備。

    高務實依舊去戶部當值,順便接待來訪的吏部與兵部兩位尚書。

    吏部尚書楊巍是來詢問關於明年百官俸祿預存情況的。「來年官俸預存制度」是高務實「收攏財權」之後的新舉措,不過其實類似的做法以前也不是沒有,只是高務實將其制度化和標準化了,並且將之加入了戶部的國家財政預算體系當中。

    由於這個國家財政預算體系是一個相當浩大的整體工作,因此各部衙都需要在年前與戶部聯繫協商,達成一致。

    否則的話,你要是不積極主動來找,那來年你部衙的錢不夠可就不關我戶部的事了,我戶部又沒損失,您老愛來不愛。

    話雖如此,六部、都察院以及大理寺之類的衙門真要是連辦公經費都不夠,肯定到時候也能去找皇帝申述,只不過這事一來丟臉,二來也顯得堂上官能力不夠,大家肯定是不樂意發生這一幕的。

    吏部和兵部是實學派的基本盤,來找高務實也不怎麼擔心會被卡脖子,不過這兩部今年的預算都比往年高了一些,所以還是得早些過來與高務實通通氣。

    這兩部的支出之所以會提高,吏部方面其實是被戶部和兵部給「害」了。

    先說戶部,由於戶部收權並改成了四侍郎制,正式變成「大戶部」,光是兩署十三司便多了好多官員,戶部人員整體膨脹了四成。這些官員雖然屬於戶部,但天下官員的「編制工作」責任在吏部,發俸祿也要在吏部先通過,因此楊巍反而要來向高務實說明情況。

    好在兩署十三司與原先的各省司頗有區別,最大的差別在於兩署十三司的用人貫徹了當年高拱的一個著名觀點:進士少而舉人多,舉人中有實才而不精於文章者大有人在,故當多用舉人。


    這當然是個很務實的觀點,春闈每三年才有一次(除非開恩科),雖然中試人數並不固定,但通常一次也就三百人左右,平均來說每年能「當官」的只有一百人。

    大明如此廣大,致仕退休者、政爭失敗者、丁憂守制者、因故掛冠者……各種各樣的離崗官員都可能超過這個數,光靠那點進士能管什麼用?

    進士們真正的意義在於做大官,繼而刺激民間向學之風,而真正在基層辦事的官員在大明實際上是所謂「吏員」,他們並不在「官」這一階級。

    但問題也出在這個「吏員」上,很多地方上的吏員,其職務幾乎是世襲的,雖然這在某種程度上也讓該家族在主管項目上擁有充分的「經驗」,卻也一定會形成很多弊端。

    比如某縣的財務工作始終是某家族負責,則其縣尊不管如何換來換去,都無法深入「改革」當地弊病,而該家族卻會形成越來越強大的地方實力,隻手遮天、胡作非為。

    所以高拱生前就一直有意改變這種情況,只可惜天不假年,他的很多改革還只是開了個頭,或者提出了「指導思想」,自己便撒手人寰了。

    高務實作為他的衣缽繼承者,自然要把很多改革繼續推進下去,但與後世搞改革一樣,改革總是會由淺水區進入深水區的。

    到了深水區就有深水區的講究,任何實踐都是不斷發展的,新情況、新問題層出不窮,沒有任何改革能畢其功於一役,不可能一勞永逸。

    當前,大明的實學派改革基本上已經進入攻堅期、深水區,一些問題之所以難推進、難解決,是因為有的屬於體制機制遺留的老問題,有的屬於前進過程中出現的新問題,有的源自思想觀念障礙,有的受到利益格局掣肘。

    改革中遇到的問題,只有靠進一步改革的辦法來解決。這種時候,最關鍵的兩點在於:一是旗幟鮮明,態度堅決;二是措施得宜,進退有度。

    具體來說,高務實在前幾天的一次實學派高層聚會中,就提到了當前實學改革之「四要」:方向要正確,措施要精準,推進要有序,步調要一致。

    方向要正確,是指實學派改革始終要記得自己的目的。改革不是為了實學派及其官員們自身的利益,而是為了確保大明這個國家



  
雲無風推薦:  東唐再續  宦海龍騰  瑪寂大陸:洛門教宗  
隨機推薦:  神州鎮魔錄  鮫行天下  董鏘鏘留德記  諸神!  末世之黑暗衍紀  
『加入書籤,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

搜"大明元輔"
360搜"大明元輔"
語言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