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銀千餘萬兩,黃金三十萬兩」,那時西方尚未進入大航海時代,海洋貿易的獲利就已經如此驚人。正是看中這自唐宋以來海外貿易的龐大收益,朱棣繼位後,重建了曾因倭寇侵擾?廢弛的市舶司,建?較為完備的海外貿易管理體系。
萬事俱備後,明廷以鄭和為使?,率領船隊穿梭於各國之間,打着齎賞的旗號開展官辦貿易,為「靖難」後百廢待興的大明打通了?條經濟輸血大動脈。通過將瓷器和絲綢等中國高端產品販賣?海外,大明攫取了巨額的商品差價利潤。
在鄭和船隊購置帶回國的主要貨物為胡椒和蘇木,依《瀛涯勝覽記載,胡椒在其產地蘇門答臘島的價格僅為0.01兩/斤。?據《明會典記載,胡椒在洪武年間的國內市值?達0.2兩/斤,差價?十倍於產地!
胡椒並不佔多少空間,因此即便是加上運費,利潤也十分可觀。誰能說大明上層只是單純地想着「滿?自?的窮奢極欲」,?無視這巨大的利潤空間呢??這?本萬利的?意,正是有賴於鄭和下西洋才能做成。
由此可見,鄭和下西洋非但不是「?不敷出」的賠本?意,反倒是為大明王朝帶來巨額財富。
嚴從簡在其《殊域周咨錄中?語道出了下西洋的「多贏」效果:「?自永樂改元,遣使四出,招諭海番,貢獻畢?。奇貨重寶,前代所希,充溢庫市。貧民承令博買,或多致富,?國用亦羨裕矣。」下西洋對於經濟以及國家財政的裨益,於此可見?斑。
更加重要的是,鄭和下西洋不僅直接給朝廷帶來了巨大收益,?且還給地方帶來了相當可觀的經濟溢出效應,帶動了不少地方經濟的發展。
以鄭和下西洋的出發地蘇州府太倉州為例——「和等自永樂初,奉使諸番,經今七次。每統領官兵數萬人,海船百餘艘,自太倉開洋。」
按照鄭和親?的《通番事跡之記碑中記載,鄭和七次下西洋全部是由太倉劉家港出發,每次也都以劉家港為返航的收泊地。
鄭和使團不僅帶回了西洋各國的奇珍異寶、?特產品,也將?批批外國使團迎來送往,將大量的中華物產輸向世界各國。
這樣一來,太倉的劉家港不但是東南沿海的重要港?,也成了明廷對外交往的?岸。明人稱頌其盛況道:「今永樂承平之歲,薄海內外,靡敢不服,九夷百番,進貢方物,道途相屬,方?大船,次第來舶,太倉復舊之宏規。」
後來清人追溯其繁榮景象道:「是時西洋貢船絡繹不絕,咸欣其便,遂稱為天下第?碼頭,各國奇珍異寶無不畢集。」
因下西洋受益的不?是?個太倉,實際上在大明版圖內,江南乃至嶺南許多地方的經濟迅速受到下西洋的帶動效應影響。
比如說,當時的佛山便從「孤村鑄鐵」成為商品運轉中?。?些需要從國外進?的日常用品,由奢飾品價格降為了日用品價格。自永樂朝起,在朱元璋時期秉承海禁政策的明朝,不過?十年時間,迅速出現了東南經濟繁榮的景象,鄭和下西洋顯然功不可沒。
由此種種,高務實得出很明確的結論:大明通過鄭和下西洋的官營貿易獲得了巨額財富。
那麼問題來了,既然獲得了大量財富,還帶動了相關地區、相關產業的發展,那它後來到底又是如何難以為繼的呢?
其實這個問題解答起來倒也不難,尤其是對於經歷過紅朝國企改制時代的高務實來說,這題簡直是送分題。
鄭和下西洋屬於官方壟斷經營活動,根本就不尊重經濟規律,?味由皇室獨佔海外貿易的收益,不給私人海商和豪強貴族分?杯羹的機會。
再加上不能正確應對海外貿易帶來的商品過剩問題,皇帝簡單粗暴地採取「折俸」?段,導致朝廷官員不但沒有從海外貿易中獲益,反?因此利益受損。就這樣,不同階層利益集團之間的分配不均衡,最終導致鄭和下西洋被醜化為「勞民傷財」之舉,直到偃旗息?。
高務實認為,這個問題具體而言大概有三點比較重要:
其?是鄭和下西洋帶來的貿易收益主要惠及皇室,而對民間?計多有影響。
從鄭和船隊帶回來的貨物來看,大都是蘇木、胡椒等奢侈品,這些物資基本上只能供上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