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說不練假把式,高務實說干就干,回到遼陽就開始調閱卷宗,派人詳查各地馬市這近幾年來的一些案件,尤其是經濟糾紛案件和從經濟糾紛引發的各類案件,更是高務實徹查的重中之重。
其實巡撫本身一般是不怎麼會親自去斷案的,這一點與某些影視劇里的表現大相徑庭。大明的斷案官通常以地方官為主,司憲官(巡按領銜,按察司及兵備道等為輔)作為補充,很少有「刁民」能把官司直接打到巡撫老爺面前。
但巡撫作為一地行政實際上的最高官員,當然還是有參與斷案乃至重審的權力,所以高務實新官上任之際,調閱卷宗屬於常規操作,並不奇怪,也不算多麼引人注目。
不過,具體的一些經濟糾紛案件暫時沒有必要細說,高務實倒是從這些卷宗中發現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
他發現,葉赫與哈達之間,之所以矛盾不可調和,原來根子不僅僅是敕書問題,其中還有一個商路問題,而且這個問題還預示着:無論哈達和葉赫誰能最終勝出,其勝利者都必然會和建州女真發生戰爭。
戰爭通常是政治矛盾不可調和的產物,而政治矛盾又多半發自於經濟矛盾。
高務實的論斷是,這是一場人參貿易之戰——不是單純的貿易戰,而是由人參貿易而導致的戰爭。
由於臨近海西女真的開原馬市有「三關三市」,而建州女真方面只有撫順的一關一市,所以海西女真長期阻礙着建州女真的貿易,其中又以哈達部和葉赫部勢力最為強大。而在這種貿易阻礙之中,人參問題尤其突出。
遼東的人參,主要出產區以長白山和蘇子河流域為主。唐至明中葉,人參的主要產地仍是遼陽周邊,尤其是遼陽以東、撫順關外的那片地區,每年人參大量開採,種類繁多,多作為貢品進貢朝廷。
而高務實從卷宗之中總結髮現,目前人參的主要產地已擴大到後世的黑龍江和吉林中部區域,當然整體上來說,仍然以後世遼寧東部為主要產地。
然而卷宗顯示,建州女真雖然佔據了人參的主要生產地,但是在撫順馬市銷售的人參量卻很少,反而是開原城東北方向的哈達部和北方的葉赫部壟斷了人參貿易。
這就有意思了,難道建州女真方面自己不會去撫順賣人參,反而喜歡走幾百里路去開原?
也不是,建州女真方面不是不肯自己去撫順賣人參,而是他們手中的敕書不夠用——王台在統治哈達的數十年裏,多次跟隨李成梁及更早一點的遼東總兵從征建州,搶奪了建州不少的敕書。
當然也不全是搶奪,其中有很多是李成梁得來,轉手賞賜給哈達的。
建州女真在李成梁鎮遼之後基本一直在被打擊,尤其是先前比較強勢的右衛王杲、阿台父子,更是李成梁打擊的重點。
相對來說,覺昌安、塔克世父子的建州左衛由於一來實力比較弱小,二來表現比較老實,在李成梁鎮遼以來,遭到的打擊不大,甚至還被李成梁賞賜了一些敕書。
敕書,代表的就是貿易額度,這個之前已經說過,哈達部既然掌握了大部分敕書,其他女真各部想要把手裏的東西賣掉,就不得不去找哈達想辦法。
建州女真由於實力不濟,所謂的想辦法,就只能是接受哈達部的剝削。而葉赫部由於實力大漲,不肯接受哈達部的持續剝削,於是就選擇了直接以戰爭來搶奪。
這個發現讓高務實心中豁然開朗:原來歷史上建州和葉赫的核心矛盾,正是努爾哈赤控制了長白山各個女真部落,切斷了此條貿易路線,勝利的取得了葉赫控制人參的貿易權(註:努爾哈赤征服長白山諸部之後,相當於壟斷了人參產地的絕大部分,算是上游壟斷),所以葉赫方面才不得不發動「九部之戰」來跟努爾哈赤決一生死。
在原歷史上,努爾哈赤繼承塔克世的建州左衛指揮使以後,不滿足現有的地盤,打算繼續擴張自己的勢力,為了發展自己的實力,也為了維持自己獨霸一方的地位,繼續搶奪遼東和女真間的貿易控制權自然在情理之中。
努爾哈赤只有不斷壓制開原和南北關的貿易壟斷地位,才能控制遼東的馬市貿易,獲取財富。
而當萬曆十九年正月,努爾哈赤出兵佔領了長白山諸部女
第211章 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