衝壓說的簡單,但是洪景來知道做起來可不容易。以前光想着梳理機、紡紗機之類的的東西,畢竟「羊吃人」,還有飛梭什麼的,在歷史課本的第一次工業葛明當中筆墨很重。
無怪乎洪景來會把這些東西記得清楚了唄,都是這些紡織類的東西,應該全部算是在輕工業部門。而製造貨幣的衝壓機,顯然並不在此列。現在從頭來開發,想來還是需要一定時間的。
頂多也就好在可以直接預設目標,照着結果去推過程,總比兩眼一抹黑,全部都需要從頭開始來的強。咱們就先提一個思路,剩下的就是安排那些北學生以及熟練的工匠幹活了。不要怕試錯,只管放開手腳去干。
這便召丁若鏞以及一干北學生進京,趁着還沒到年下忙的時候,洪景來可不得和他們好生說道說道。畢竟只有弄出來了設備,才好開始鑄造新貨幣啊。
首先是作為模板的雕母,在後世里那自然是已經有了雕刻機這種東西,想要弄個所謂的雕母真是輕易的很。電腦上畫好圖,設置好程序,雕刻機要不了多久就能出件。反正也不是說要弄什麼精美的工藝品,只要差不多就得了。
眼下洪景來覺得雕刻機沒那麼必要,直接省略這個步驟也是可以的,找幾個熟練的工匠,開工雕刻金銀幣,又不是要成千上萬個雕母,夠用就成。
翻模機暫時似乎也不是十分必要,反正就在漢陽鑄造,頂多將來會在對清貿易的義州,以及對日貿易的東萊這兩個地方增開鑄幣廠。手工翻模就得了,有些細微的差別也不會影響使用。還是那句話,又不是製造工藝品。
有了模子下一步就是需要準備鑄幣的材料,這當然不可能說把一大坨銀子或者紅銅往地上一丟,衝壓機就往上邊兒砸,那不是開玩笑嘛。
按照洪景來的記憶,是需要把一批材料先行混合融鑄,就和之前說的銅錢只準備含銅百分之五十五,然後含倭鉛百分之四十,剩下的就是錫、鉛、鐵之類的金屬那樣。把他們都給攪和均勻了,融化到一塊兒以後,澆鑄成條狀。
然後進入蒸汽軋片機,通過軋片機把金屬條給軋成錢幣厚度的金屬片。這樣才算是完成了衝壓前的基本步驟,可以開始制幣。
拿那些金屬片或者金屬板放到蒸汽衝壓機下邊,憑藉蒸汽機的動力給那板子來那麼一下子,這錢就算是完成了。
推薦下,真心不錯,值得裝個,畢竟可以緩存看書,離線朗讀!
大致的程序應該就是這樣,洪景來也只能給一個基本的東西,實際操作中需要怎麼加強,或者怎麼改進都是應該的。但是這樣搞,好處也挺明顯的,比如說衝壓出來的錢幣,邊緣會呈某種細密的齒輪狀,算是某種防偽標記,且還能預防有人剪邊。
但是全程有這麼多人工參與,想來成品不可能有後世里那些大頭小頭、站洋坐洋來的精緻,頂多也就是敷用罷了。
把這一整套程序和思路給丁若鏞說明之後,丁若鏞到是覺得沒啥不對的地方,表示這個思路完全可行,就差實際研製各類機械的問題了。按他的說法就是他以前看過類似的介紹,似乎歐洲有個叫達芬奇已經在數百年前搞出過這麼一套東西。
聽他的說法,似乎達芬奇連手工軋片機都已經搞了出來,完全不藉助蒸汽機的動力。還有某種人工操作的螺旋式壓床,但是那玩意兒不能借用畜力或者水力,使用起來不太方便。更重要的是,由於當時的技術不達標,似乎只能衝壓金幣和銀幣,這兩種金屬相對較軟,可以壓出較為清晰的圖形。而銅幣就不成了,因為銅幣相對更硬一些,壓制的效果很差。
這倒是頭回聽說,洪景來只知道達芬奇那真是大發明家,據說一輩子發明了上千件各類物品,甚至連什麼飛機的雛形都有。沒想到居然也設計過鑄幣機械,而且聽丁若鏞的描述,好像還推廣使用過。只不過現在出了蒸汽機,金屬冶煉技術也提升了,才淘汰掉而已。
心中道了一句佩服,洪景來對丁若鏞的看法也表示了贊同,雖說是淘汰的玩意兒,但是如果有現場的可以參考的機械,那麼直接弄一套出來瞧瞧也不是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