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筆趣小說網 www.dabiqu.com
算是交了一個新朋友的洪大守後面跟着催收經理林尚沃,兩個人有一搭沒一搭的邊走邊聊。筆硯閣 biyange.com 更多好看小說
林尚沃是義州本地人,中人家庭出身,從小學習漢語。他們家是灣商團的中堅骨幹層,代代作為灣商團的書(屏蔽)記,有時也擔任行首或者門店長。
洪大守發現林尚沃不僅僅是漢話說得好,很多漢籍也是手到擒來。於是疑惑的問他幹嘛不去試一試譯科的考試,做他一個官。
林尚沃笑了笑,他很坦誠,在義州,最聰明最機靈的中人家的孩子學漢文漢語,都進灣商團做書(屏蔽)記,做帳房,做通譯。第二等的才會去想着去碰一碰科舉的南牆,然後頭破血流的回來做灣商團的夥計。
除開他這種中人階級的,義州的兩班戶由於固有的李朝對兩西人民的歧視,也不大熱衷於考科舉,因為就算考上了也不會做的上大官。
像洪得柱那樣的兩班戶,更多的是憑藉身上那層兩班戶光環,接連官府,交通盜賊,控制商權,最後獲取巨額的財富。
灣商團本店的庫房地窖內僅僅是白銀就有不下一二百萬兩,開具的兌票更是價值白銀一千萬兩以上。義州的糧食、食鹽、木材、布帛,大大小小的商品幾乎全部都由灣商控制。
雖然這是灣商團集體的財富,不能說洪得柱就是家產千萬的頂級大富豪。但實際上也差不太多,反正很有錢就是了。
以前洪大守想的五千買個郡,一年刮三萬,就算做三十年郡守,才不過九十萬。這還是最美好的情況下,如此一比,還真是洪得柱以兩班身份經商更有前途。
畢竟當官也不一定有權,就算是郡守也一樣,鐵山只聞金進士,洪大守連郡守叫啥都沒聽說過。
「我托大,叫你一聲林老弟,你是久在灣商團的人,我此行燕京,還有什麼需要準備的嗎?」
「洪大哥不是令監的隨員嗎?沒什麼要準備的,侍奉好令監就行了呀。」
洪大守當然知道要侍奉好閔廷爀,人家要他去燕京也就是為了利用洪大守熟悉漢籍,通曉漢語,還是上得了台面的兩班戶的身份。
「除此之外呢?你應該也去過幾趟燕京的吧,肯定不會一無所得啊。」
「唔,我們跟隨使團的商隊自然要準備很多東西,甚至還要自帶帳篷、寢具、糧食,但你作為隨員應該不用。」
「啊!去往清國的路上難道連驛站館舍都沒有?還是不提供住宿?」
這個時代的東北自然開發度很低,什麼原因限於審核也根本不敢提。本章說最好也不要提,保命要緊。反正第七次還是第八次清邊剛結束,具體死了多少漢人也不知道。
但類似於瀋陽、遼陽、廣寧、山海關這種大鎮,人口還是很多的。尤其是如今叫盛京的瀋陽城,算是清國的太祖龍興之地,太祖太宗的陵寢所在,常年有八旗守衛,人口不少。
李朝的使節團是去給滿清皇帝長臉的,按理說不應該連個住處都不給啊。關外的盛京將軍就算看不起李朝也不至於刁難如斯,不給吃不給住,難道讓使節團一路要飯去燕京?
林尚沃像是見多了,也就隨口和洪大守掰扯起來。路途上說說話,總比蒙頭趕路來的暢快些。
實際上1645年,也就是昭顯世子李wang(打不出來,對付一下)從燕京回國時,滿清就下令在從燕京到義州xx江沿線的站所修建館舍,提供給李朝使節居住。
多爾袞就沒批錢蓋房子,只是吩咐一句,當時滿清的燕京班子也是草創,不得不說幹勁還是足的,政令傳達的飛快。盛京方面也很聽話,自費蓋了起來。
後來順治、康熙等朝還多次沿着這條線路去盛京拜他們的野豬皮老祖宗,所以館舍相對還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維護。
可終究朝廷就沒撥過銀子,等雍乾時就慢慢荒廢,無人打理,以至於最後屋頂無瓦,牆破透風,炕上積水,污水過膝。甚至部分站所就只有廢墟,連個屋子都直接垮了。
到乾隆中後期,使節團大部分時間都是露宿野外,滿清不僅不管住,連飯也不管,愛咋咋地,來不來隨你。
最誇張有一次,使節團借住在某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