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堅父子逃過伊水,收拾兵馬,加上從伊水游過來的,最終也不過五千。
至於將領,孫堅自己身上多處收拾,孫策也受了幾處傷口,他雖然勇猛,但畢竟還年輕,武藝頗有幾分稚嫩,戰力沒有達到巔峰。其他諸將,孫河斷了一條臂膀,孫靜受了重傷,韓當中了弩箭,唯有祖茂還好一些。
看到手下如此悽慘的模樣,尤其是基層將領,幾乎損失殆盡,令孫堅大為心痛,長嘆道:「自十七歲領兵一來,已近二十餘年,卻還未曾遭逢如此大敗,今日方知張遼之勇也。若非伯符月前從舒縣趕來,吾今日要折在此處了。」
「父親何須灰心,他日再戰便是!」孫策朗聲道。
張遼的勇猛確實令一向驕傲的孫策感到震撼,即便如此,他眼裏仍是透着堅定和自信,這也是一個從不服輸的主。
祖茂嘆道:「可惜德謀與公覆去了太谷關,否則定能擊敗張遼!」
孫堅搖搖頭,沉聲道:「關東群雄討伐董卓,非止一時,速回梁縣,整軍再戰!」
「喏!」一眾將士看到孫堅依舊自信堅挺的姿態,不由再次振作起來。
孫堅當即帶着手下殘兵,一路南下,不想走了數十里,接近太谷關時,突然又一支騎兵襲來,一杆「中郎將徐」的大旗迎風烈烈。
……
張遼騎着象龍回到那處小荒原,看着滿地的屍首,還有慘叫的傷兵,有孫堅的,也有自己的,他長嘆一聲,下了戰馬,組織傷兵迅速救治傷兵,收攏屍體。
這一戰,孫堅傷亡足有三千以上,餘下的都潰逃了,還有傷兵在戰場上慘叫,難以逃走。
而張遼手下也折損慘重,縱然張郃始終沒有散開數陣,保護着一眾預備兵,但激烈的廝殺仍是令他們折損了一千多的士兵,而傷兵就更多了。
這些預備兵本是從鮑信和孔伷手下俘虜而來,若與其他諸侯手下兵馬作戰還行,但他們此次面對的卻是關東諸侯之中最強悍的孫堅兵馬,一比三的傷亡,足以自豪了。
若非張遼和張郃採取了正確的戰術,若非張遼拼死衝殺,直破孫堅中軍,若非驍騎營關鍵時候來援,他們的損失會更慘重,甚至最終慘敗也難說。
眼下最重要的就是救治傷兵,可惜張遼軍中的醫療隊還沒建立起來,只有隨行四五個軍醫,對於這麼多傷員,根本忙不過來。
好在張遼當初便專門在軍中開了處理傷口的訓練項目,凡是他手下的士兵都懂得一些處理傷口的手段,連預備兵都專門學過這些,因此重傷由軍醫處理,輕傷則由其他同袍處理,傷員救治速度極快,免得造成失血過多的二次傷亡。
只是重傷兵仍然不少,張遼見狀,便自己上陣,他隨同左慈多時,耳濡目染,治病有些勉強,但處理重傷口不比那些軍醫差。
張遼沒想太多,但一眾傷兵看到主公不顧自己有傷在身,親自給手下士兵處理傷口,無不感動的落淚。
誰都能看出來,今日一戰,主公出力最多,他們只能自保,如今主公戰罷又給他們治傷,他們感動之餘亦復慚愧,只是暗自下定決心,一定要加倍操練,上陣殺敵,為主公前驅,而不是無力的受傷等着主公來救治。這是主公的恩義,明卻是一個士兵的恥辱!
收拾完自己的傷兵,在張遼的命令下,對於孫堅留在戰場上的三四百多無力逃走的傷兵,也簡單的處理了下他們的傷口,本要任由他們自生自滅,但這些士兵竟然感激張遼的不殺和救治之恩,願意追隨於他,張遼沉吟了下,又帶上了他們。
這些士兵都是百戰老卒,自己今後很長一段時間的主戰方向在西北異族,不會與孫堅有衝突,若是能將這些老卒收為己用,也是助力。這每一個士兵,都是漢人的一份元氣,能保便保吧。
救治好了傷兵,又將死去的士兵尋了一塊好地葬下,張遼帶着將士再次趕往畢圭苑。
戰鬥是士兵成長的最快途徑,雖然代價極大,但經歷了一場激烈殺伐的預備兵,明顯成熟了許多。
張遼身上也包紮了幾處傷口,他一邊行進,一邊卻在思索一件事情。
歷史上孫堅貌似在雒陽之戰中得到了一件寶物,傳國玉璽。為什麼自己先前在雒陽皇宮時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