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宮面前的金鑾廣場之上,有一人自稱是魚岩子爵、魚岩府知府朱大猷,要進宮向皇帝陛下告御狀!
——他狀告崑山長公主毒殺了他的女兒慶嬪娘娘,要崑山長公主為他女兒償命!同時,他也將此時後宮的主事者、包庇了崑山長公主的翊坤宮筱貴妃也一併告了,甚至蠻不講理地彈劾此妖妃是崑山長公主的同謀。
這朱知府跪在殿前廣場之上,哭得一把鼻涕一把眼淚,扯着有如破風箱般的嗓子嚎得盡人皆知。在他身後,一名身高體胖的壯漢扛着一具棺材,充分表明了他不成功便成仁、視死如歸的強硬態度。
今日,並不是大朝會之日。但因玉太后的生辰就在兩日之後,近段時間,多有官員往來宮中請旨,緊鑼密鼓地準備屬國朝覲太后、皇帝以及慶典諸事。
所以,朱知府選的這午膳之前的時間非常巧妙。恰好有一大波官員從宮中而出,盡皆成了此事的旁觀者。
崑山長公主毒殺宮嬪之事,起來算是皇帝的家務事,官員們其實沒有立場去插手。但其中扯上了寵冠六宮的筱貴妃,這事情立馬就不一樣了。
前朝與後、宮向來牽扯極深,有複雜的利益糾葛。自來後、宮爭鬥,除了少許腦殘奇葩以外,妃嬪們之所以斗得死去活來,歸根究底還是為了爭取家族在前朝的利益。
筱貴妃如今越過皇后號令六宮,膝下又有即將成年的九皇子。早就是許多人的眼中釘、肉中刺。只是這位寵妃行事圓滑,既有皇上撐腰,又有汾陽侯支持。即便曾經有過幾次針對她的陰謀,也都被她有驚無險地化解。
今次,嘿嘿,如此天降的良機,某些人怎麼會放過?尤其是不久之前,才剛剛發生了魚川親王彈劾兵部宗政尚書,卻被筱貴妃從中攪了的事兒。那些眼睜睜地看着快要煮熟的鴨子飛了的人。如何肯甘心?
於是,以許皇后的兄長崇恩公兵部許侍郎為首,會合了賢妃的親叔父戶部金尚書。以及玉家的吏部、禮部兩位尚書,這一眾高官很快就齊聚一堂,入宮向皇帝請旨,要求嚴查此案。
至於崑山長公主還是玉太后最寵愛的嫡公主。這事兒根本沒有放在他們心裏。他們要針對的只是筱貴妃。只要能從此案中牽出筱貴妃的其餘事情,到時候只要為崑山長公主開脫此罪就行了。
不過此行,必定艱難!眾人心知肚明,以皇帝對筱貴妃的重視寵愛程度,絕對不會坐視他們將她過深地扯入。但誰讓那朱知府竟一口咬死了是筱貴妃包庇了崑山長公主?這麼大好的理由,不用上是要遭天譴的!
果然不出眾人所料,皇帝對於有人膽敢告御狀,還將筱貴妃扯了進去。簡直是怒不可抑。若非恰好有幾位閣老也在場,那膽大包天的朱知府恐怕會被皇帝直接下令打死。
旁人還罷了。剛剛才承了筱貴妃恩情的宗政閣老居然義正辭嚴地道:「皇上,依老臣愚見,既然此案涉及了崑山長公主以及筱貴妃娘娘,便不可不徹查清楚!」
一言既出,不但以玉首輔為首的幾位閣老,就連眾部堂高官都大感不解。皇帝氣得臉色鐵青,瞪着宗政閣老的眼裏簡直要噴出火來,就差直接罵上一句「忘恩負義」了!
宗政閣老卻不慌不忙地道:「崑山長公主不僅是皇朝公主,還是安國公府的媳婦。她背後是晏林郡,是安國公,是鎮守邊疆的晏家軍。徜若此事為真,安國公掌家無方,是否還適宜執掌軍權呢?若此事為誣告,若傳揚出去,不免會寒了將士們的心,軍心恐怕也會不穩。」
「所以,老臣以為,徹查此案,還崑山長公主與筱貴妃一個清白,或者查證此事為真,都勢在必行。」宗政閣老微嘆,無奈道,「那朱知府竟在大庭廣眾之下告御狀,恐怕此事已經滿京城皆知,很快就會遍傳天下。」
宗政閣老給出這麼冠冕堂皇的理由,有心將此事攪亂鬧大的眾人自然要打蛇隨棍上,便紛紛出言附和。他們陳情之時,慷慨激昂,甚至將此事上升到了國體顏面的高度——玉太后生辰就在眼前嘛。
最後,玉首輔微咳兩聲,向皇帝稟道:「皇上,老臣也認為必須查證清楚。此案已不再是內廷之事,還應交由外廷諸有司嚴查核實才行。」
玉首輔可是皇帝的親舅舅,爵封文安公,位高爵顯權重。重要的是,他的話對玉太后非常有影響力。如果他去勸玉太
第335章御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