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會人員對照着視頻資料,尋找「樣本1號」對「長纓號」、或者乾脆是對羅南遙空感知的蛛絲馬跡。
然而痕跡並不是特別明顯,有可能是衛星和偵察機並沒能那麼巧合的捕捉到有關影像,畢竟這些設備面向的是整個戰場,不可能完全鎖定「樣本1號」連續35個小時的一舉一動,只能從海量的監控資料中抽取對應的片斷。
真要特別清楚,戰術情報處的專業人員早就找出來了。
羅南確認並沒有特別明顯的線索,便在別人努力討論、辨析的時候,自顧自去考慮其他的事。
「織夢者」和「劣版祭壇蛛網」這樣的佈置,有可能會引起「對面」,也就是孽毒環境的「關注」,羅南是有心理準備的。
因為這本就是一個極限測試,看的就是「系統」反應。
系統內的強勢存在的「關注」,也算是反應之一。
如果真能夠確定二者之間有感應聯繫,倒是值得繼續深挖。
此時羅南還想到,與純大君的最新交流中,說到「大通意」的影響時,那位貌似隨意說出的一句話:
只要不去輕易觸碰「精神側」的領域,就不至於造成太明顯的回波。
或許這也算是一種「警告」?
他險些就忽略掉了。
現在想想,「織夢者」和「劣版祭壇蛛網」應該算是羅南這幾天裏最「精神側」的建構了。其他的如「精神感應」之類,都還在「影霧」保護的範圍內,淺嘗輒止,沒有擴散開來,想來也不入人家的「法眼」。
當然,單純從「織夢者」「祭壇蛛網」一頭揣測,也只能是揣測,最終還是要找「對面」的證據,由於羅南不可能拽着「赤輪三魔」挨個打量問訊,他目前能夠把握的切入點也只有「標本1號」。
「標本1號」陶顯醫官。
羅南並不會因為「稱謂」的變化,而有自欺欺人的想法。
多重因素疊加之下,「標本1號」不是陶顯醫官的可能性反而更低。
羅南不知道別人是怎麼想的,反正他按照這個預期的答案,梳理思路,快速理了一個時間線。
從他擔任機動五連主官、與陶顯醫官見面,後來上調到前委三局,再到現在,按照天淵帝國的標準,接近三個標準周,也就是三十天、三百個小時不到。
這個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不短,對於瞬息萬變的戰場環境而言,已經是近乎奢侈的漫長。
羅南在機動五連的時間,其實也只有一個標準周左右。
而自從他上調到前委三局,期間絕大多數時候,他都沒有收到機動五連的消息。
嗯,嚴格來說,他離開機動五連的時候,地面戰場已經進入三局「指揮序列」直接指揮一線班組單位的扁平化階段,那時候已經沒有機動五連這個單位了。
「機動」一詞,其實就有臨時之意,戰場變化就是如此迅捷。
這時候又覺得,洛魅大君的「框架體系論」格外有用。天淵帝國的體系框架的原則立在那裏,明白昭示,大體不違,才有這樣的效果。
饒是如此,也只能整體如此。個人的命運,仍是聚散飄忽,不由自主。
等羅南收到故人信息,最早的一次,就是親眼目睹包隆士官的死亡。
那已經是嗯,八十五個小時前。
也是那時候,他知道包隆士官大約是機動五連較早被輪換下來的人員之一。
之前在指揮中心,羅南又聽到允泊校官講,三十個小時前,陶顯醫官還在「未撤離人員」之列。這個時間,與「軌跡追蹤」的三十五小時,有一小段衝突,但尚屬於可以接受的範圍內——兩次一線輪換,間隔幾個小時很正常,上次確認「未撤離」,而期間發生不幸,可能性是很大的。
這樣就要確認,上次確認、錄入「未撤離」信息的時間點在哪兒,提供相關信息或與陶顯醫官有直接關聯的人員,是否有問題。
由此可見,靖冥機關對於機動五連倖存人員的處置是沒有問題的,畢竟他們每個人都與陶顯醫官胸口的「火種」以及內部的「告死鳥」氣機互通。
羅南翻閱資料,靖冥機關的訊問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