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業十四年一月一日(618年),新年伊始。
隨着石破天驚的炮聲九響,頓時鼓樂大作。
曹旭端坐在乘輿中,下面禮官揚聲高喝:「起駕!」。
頓時,「吾王千歲,千歲,千千歲!」的聲浪直撲而來,雖然曹旭早有心理準備,但此時此刻,依然感覺到一陣迷醉。
祭天台前,乘輿落地,禮官將乘輿門打開,只見裏面端坐一人。
曹旭身着冕服,配九旒冕冠,衣繪龍、山、華蟲、火、宗彝五章紋,裳繡藻、粉米、黼、黻四章紋,共九章。
帶着微笑,從容站起,下得乘輿,這就是擁有揚、荊兩地的王者。
這時,鐘鳴不絕,禮官高聲應和,文武百官跪伏在地。
「主公,時辰已到。」禮官提醒道。
曹旭點了點頭,說道:「開始吧。」
禮官恭謹引路,曹旭一步步登上了祭天台。
「吾王千歲千歲千千歲!」有幸目睹此景的數萬軍民,遙遙望見曹旭親祈上天,都齊伏在地,高聲歡呼了起來。
在萬民跪拜中,曹旭親自向天帝燃燒祭品,誦讀奏文。
「臣楊虛彥謹告天帝:天下盪覆,民不聊生,鬼魅橫行,臣本涼德,唯順天命,就位吳王,必夙夜兢照,謀國計民生,冥冥上天,實鑒臣心!」
一大團煙霧盤旋着升上天空,經久不散,好似象徵祥瑞的霞雲,蔚為奇觀。
圍觀的百姓距離很遠,對高台上的一切都看不真切,可是空中的異相,他們卻都看的清清楚楚。
一時間,眾人都心生敬畏。
隨着奏文的完成,曹旭懷裏的傳國玉璽震動了起來,無數畫面湧入了他的腦海之中。
只見長河滾滾,群山巍巍,平原大地,其中卻有無數黎民眾生,漁夫灑下漁網,農人揮舞鐮刀,商客趕馬行車,士子臨風讀書……。
冥冥之中,只見無數道白氣從四面八方匯聚而來,白氣在頂上匯聚,化作一團赤雲,內里懸浮着一個三足兩耳的小鼎。
眼前的異象消失,祭天大典結束。
曹旭下了祭天台,吩咐道:「傳旨,上輿,回宮!」
「是!」立刻便有人應道。
只聽三聲炮響,旌旗蔽日,軍民如龍,逶迄而行,返回城中。
早就改建好的吳王宮大殿之中,文武百官匯聚一堂。
曹旭高居於王座之上,群臣按禮儀,跪着高呼:「王上千歲,千歲,千千歲!」
喊着,一起叩下頭去。
「眾卿家,免禮平身。」曹旭的聲音之中,蘊含着無盡的威嚴。
「謝王上!」百官起身,按照官位,依次站好。
隨後,便是政事堂、都察院,以及最近組建的將軍府,朝堂三大機構的人事調整。
這是一個需要通盤考慮的問題,不僅要滿足揚州官員的需求,還要為將來有很大可能南下的長安官員留下位置。
稱王大典後,曹旭受命於天,受到上天垂青的傳聞,越演越烈。玄武堂的人在暗處推波助瀾,推動着消息的進一步擴散。
這對揚州軍,不,現在是吳軍,進一步控制荊、揚二地局面,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吳王宮一間偏殿之中,曹旭正在招呼遠道而來的宋師道。
「拜見王上。」宋師道說道。
曹旭點了點頭,說道:「宋公子遠道而來,請坐。」
「謝王上。」宋師道坐下後,說道。
曹旭問道:「不知道宋閥主對我求取玉致小姐的提議,有什麼意見?」
宋師道皺了皺眉頭,說道:「家父對此事很感興趣,只是希望吳王能親自去嶺南一次。」
大殿之中的氣氛,一下子凝重了起來。
好一會兒後,曹旭忽然笑道:「『天刀』宋前輩,還真是有意思啊。」
宋師道長出了一口氣,苦笑着說道:「我也知道此事不妥,只是家父的意思,不是我所能改變的。」
「不知道這些日子裏,慈航靜齋的傳人有沒有去過嶺南。」曹旭問道。
宋師道搖了搖頭,說道:「此事我並不知曉。」
曹旭說道:「下個月,我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