涿郡是一個水量充沛的大郡,特別是地下水很多,就算到了後世,這涿郡附近的地下水儲量依舊高達6.4億立方米,加上其境內地熱資源的影響,是一個較為適合水稻種植的地方。
但是現在北方人還是習慣種植小麥和粟米,因為水稻的產量受氣候影響還是比較低,加上其抗逆性和生命力都不如雜交水稻那樣優秀,所以更為容易存活和發育的粟米跟小麥才是當地人喜歡種植的東西。
曹丕來到涿郡之後立即召見了涿郡的太守,現在的涿郡太守依舊是袁紹時期就在任的,因為涿郡在戰時遠離袁氏和曹操的主戰場,又不是邊郡,所以沒有受到太多影響,等到袁熙一走,涿郡太守立即向曹操投降,所以這個地方的民生得到了比較好的保護,整個幽州最富庶的地方也就是涿郡了。
同樣,借糧食給曹丕最多的地方也是涿郡。太守李立就是曹丕的一大債主,不過看到曹丕,李立擺不起債主的架子,而是非常客氣請曹丕到自己家中飲宴。涿郡李家乃是一個超級大戶,大道他們家中的人都不能主宰涿郡治所涿~~縣,而是在另外一個叫做范陽的縣城裏,這個縣城有一半的居民都是李家人,不是他們莊園裏地位比較高的佃戶管事,就是莊園總的那些釀酒、燒制器具的手藝人,再不然就是他們家種統領鄉勇的壯丁。
涿郡的百姓都說,涿郡其實真正的治所乃是在范陽,而非涿~~縣。這個李立曹丕其實又幾分印象,當年和自己棋友下棋的時候那老頭就曾經說過荊州這塊天下必爭之地的興衰,先是說道劉表單騎入荊州,打下一大片基業,接着說道了一件史書上很有傳奇色彩的時間。
那就是建安十三年的時候,荊州突然華容有女子忽啼呼云:「荊州將有大喪。」那縣裏的地方官覺得她以妖言惑眾,就把她關了起來,過了一個月女子突然又在忽獄中哭道:「劉荊州今日死。」縣官特意遣馬吏去數百里外的襄陽驗視,劉表果然死了,縣官就把這女人放了出來,接着女人又說:「李立為貴人。」後來,曹操平荊州,果然把李立荊州刺史。
那個荊州刺史李立就是涿郡人,曹丕不認為一個刺史在此之前會一點官職都沒有,所以這個涿郡太守李立必然就是日後的荊州刺史。當年聽到這個故事的時候曹丕因為自己祖籍是湖~~~~~北的緣故還多問了幾句,固然現在記得清楚。
李家的宴席除了沒有白米飯之外,其豐盛的程度和當年自己第一次在鍾繇家中吃大餐差不多,而且他們這裏居然也有葡萄酒,這讓曹丕改善了一下伙食,所以曹丕對涿郡上下官員都很親切。
李立藉機說道:「州牧,涿郡富庶,乃幽州之冠,但凡經略一地,自當以富庶之地而始,不妨把州府移至涿郡,下官必然竭力為州牧操持。」
涿郡丞也說道:「李太守此言有理,這涿郡之糧可占幽州七成,如今涿郡雖然百姓眾多,有十萬戶人,然則讓有不少膏腴之地荒廢,聽聞州牧得先農之奇術,只要在涿郡開軍屯,必能養活幽州全境百姓。」
這郡丞也是李家大族之人,整個涿郡可以說是在李家的控制下的。曹丕卻笑道:「建賢此人有理,但如今北蠻未滅,袁氏依舊還在。幽州並不安穩,作為一州之牧,吾當自守邊郡,以保一方太平,」
曹丕沒有叫李立太守,而是直呼其字,這在初次見面已經是一個極大的示好了,是以李家眾人並沒有再多言,而是紛紛誇讚曹丕心懷幽州。接着曹丕又說道:「但是涿郡這屯田之事吾是必須要操持的,建賢可把涿郡適於種植水稻的皇帝圈出,由吾派人建立屯田,以一年立寨,到了後年開春,就開始種植水稻。」
李立立即開口說道:「州牧寬心,涿郡雖然不大,但是勻出五千畝以上的膏腴之地是不再話下的。」
曹丕笑道:「如此甚好。」眾人又一番飲宴,盡歡而散,李立送曹丕到了自己在范陽一個別院休息,到了院中突然說道:「州牧借的李家之糧無需還利息,若是兩年歸還有困難就無需再還了,畢竟州牧借糧也是為了養活幽州之人,下官也是幽州人,出力並不求回報。」
這其實等於就是在示好曹丕,卻聽曹丕笑道:「建賢這份心吾領了,但是該還的糧還是得換,這倒不是吾不想少出點糧食,而是此舉為商鞅立木為信之事,若不言出必踐,那就失信於幽州大族了,這幽州雖然
第二百二十七章 牛金的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