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七年秋季後,曹丕過得十分之忙碌,一方面要跟任峻一起籌集並點算糧草,另一方面還要聚集運糧的民夫,作為督運糧草的統帥,所有的民夫都是由曹丕節制的,這就有一個問題,此次北上渡河,曹操精銳盡起,好加上了從袁紹出投降過來的軍士,一共有六萬餘人。
北面曹軍只有一個渡河的據點倉亭,沿路無法徵用民夫,所以運糧和紮營的民夫都要從許都帶過去,那就意味着曹丕要聚集至少三十萬民夫,這個數字就算加上了從袁紹那裏俘虜的民夫,豫州也拿不出來,所以只能從兗州、徐州、司隸各地徵調。
雖然有尚各地,但是每個州郡派出的民夫時間不同,地點又有遠近,導致民夫來到許都的時間參差不齊,這給曹丕安排民夫在許都附近安營住宿和點算人數都造成了極大的困擾,無奈之下曹丕只能向太學的劉洪借人,這群民夫粗鄙不文,要把他們的營寨安排的井井有條還需要人的幫助,不然這群粗人連紮營的位置都弄不清楚,更別說還要把這個臨時聚集起來的民夫按照軍制編成一個個部曲,沒有人幫忙那是肯定不成的。
好在太學現在人很多,聽說執金吾要借人做民夫隊伍的文吏,都非常踴躍,這畢竟也是掙軍功的方式,進太學的士子誰沒有一顆仕官的心?做民夫營的文吏總比做正規軍對的文吏安全,所以整個太學倒是有七成的太學生樂意進入民夫營,曹丕也毫不客氣,照單全收,第一時間安插進了各個民夫營中。
緹騎的子弟也想跟着曹丕出征,但是他們有拱衛許都的責任,而且還需要賜福各地屯田。所以無法成行,曹丕只帶上了曹真、夏侯霸兩人,畢竟這兩人在歷史上都是獨當一面的人才,行軍磨礪必須要帶上他們。至於兩人所部緹騎曹丕則讓他們自己物色暫時的統帥。
忙忙碌碌中,建安七年悄然走過,建安八年應約而來。曹操在正月初十起兵離開許都,往北而去,曹丕則帶上了曹真、夏侯霸負起了督運糧草的職責,三十萬民夫全部歸曹丕管轄,至於負責護送的則是史渙和徐晃率領的五千軍士,這兩人也歸曹丕管轄。曹丕現在官居執金吾,管制兩人倒是名正言順。
三十萬民夫跟在曹操軍隊的屁股逶迤而行,一條馳道綿延十多里地都是人,場面非常只壯觀,曹丕走在民夫的後面,身後跟着史渙、徐晃帶領的五千軍士,身邊則有曹真,夏侯霸跟着。
徐晃看起來大約三十五歲上下,身材高大,本是李傕麾下楊奉的部將,天子東歸的時候歸附了曹操,在和袁紹大戰的時候突襲袁軍糧道有功,已經被封為都亭侯,史渙則是曹操的老部下了,曹丕隨軍從征張繡的時候就見過他了只不過史渙雖然跟隨曹操日子比徐晃更久,但是無論智謀、武勇都不如徐晃,軍功也被徐晃後來居上,所以徐晃得以封侯,他卻沒有,現在反而是徐晃的副將。
曹丕的名聲現在非常響亮,徐晃對曹丕也是發自內心的敬佩,畢竟能夠讓糧食產量狂翻一倍的本事在農耕社會定然是會獲得很多尊重的。
無論是徐晃還是史渙,都是統兵之人,所以一路上曹丕省了很多麻煩,民夫隊伍中的文吏在徐晃跟史渙的安排下把紮營、運糧等事務做的井井有條,根本不需要曹丕多做事,只不過每次曹丕開始紮營的休息的時候卻聽到了曹操帶着軍隊在一日前就離開的消息,這就是幾十萬人行進的壞處,前面的人跟後面的人路程相差太遠,現在才離開許都幾天,就差了一日的路程,再走幾天,恐怕就是三四日了。
好在沒走幾天,就到了大河邊上,曹操的軍隊已經在河邊等候民夫搭橋,徐晃和史渙帶着軍士有條不紊的監督民夫伐木造橋,夏侯霸、曹真兩人則跟在後面觀摩,顯然兩人對行軍的每一件事都很感興趣,毫無疑問,這是成為名將的基礎。
搭橋的工作持續了十天,二十座浮橋夾在黃河上顯得非常的壯觀,也只有泥沙巨多的黃河下遊河道才能夠這樣搭建浮橋,如果是在長江河道,除了坐船,別無他途。
跟着軍隊過浮橋的時候,曹丕還在想,如果這時候袁譚、袁尚鼓起勇氣出兵攻擊,會不會獲得一場勝利?畢竟二十座浮橋不算多,而袁軍雖然損失精銳部隊,但是擊潰渡河的軍士這本事二流軍隊也能夠完成了,現在曹軍是軍士和民夫一起渡河,根本沒有設防,只要奇襲倉亭成功,就可以攻擊渡河的曹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