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斯灣沿岸地區的阿拉伯半島、科威特、伊朗南部和阿富汗,屬於英國的總面積為400萬平方公里左右。
葡屬東非的面積為80萬平方公里,比利時屬剛果的面積為245萬平方公里,吉布提的面積為2.3萬平方公里,合計面積為327.3萬平方公里。
英屬印度的面積為401萬平方公里,夏帝國佔領的面積為205萬平方公里,剩餘的面積為196萬平方公里。
如果英國想與夏帝國置換非洲的三處殖民地,必須把亞丁等殖民地全部給夏帝國,還欠缺120多萬平方公里。
阿拉伯半島上還有很多地盤都不是英國的地盤,夏帝國只是追求名義上的佔有海灣地區和阿拉伯半島,就沒有與英國計較。
英國則不想再補給夏帝國土地,想把奧斯曼帝國的巴斯拉、巴格達和摩蘇爾地區都算成英國的地盤,並且還不想把紅海沿岸的地盤轉讓給夏帝國。
英國人也看出來了,要是把比利時屬剛果置換給英國,那英國從非洲北部的埃及、蘇丹、比利時屬剛果、北羅得西亞、南羅得西亞和南非就連成一條南北通道,修通從北部開羅到南部開普敦的鐵路。
要是再把葡萄牙屬的東非殖民地置換成英國的,葡萄牙就失去了在北羅得西亞、南羅得西亞修築東西鐵路的權利,方便英國「開羅-開普敦計劃」的實施。
而且在置換土地置換,英國在非洲的殖民地就連成了一片,可以逐漸蠶食其它國家在非洲的殖民地。
所以,英國極力的給夏帝國施加壓力,想在不多付出土地的基礎上置換到3處殖民地,既能讓英國獲得最大的利益,又能把夏帝國的勢力阻擋在非洲之外。
對此,夏帝國的外交大臣華國強非常生氣,就拒絕了英國的要求,決定按照總參謀長陸偉民的建議,把德國拉到自己的陣營。
華國強緊急召見德國駐上京大使施特萊斯曼。
為了打破英國人的美好計劃,同時加深德國與英國的矛盾,華國強決定把比利時屬剛果的剛果河北岸的土地與德國太平洋上的殖民地進行兌換。
剛果河北岸的土地不僅土地肥沃,礦產豐富,水運交通便利,而且正好與德屬東非相連,非常適合德國人經營。
如果與德國人兌換成功,則正好打斷英國人的「開羅-開普敦計劃」。
華國強與施特萊斯曼大使講完土地兌換條件,並許諾他,要是兌換成功之後,可以用中華帝國的膠澳租借地與夏帝國進行技術交易。
施特萊斯曼非常高興的接受了華國強提出的土地置換方案,這樣的話德國的殖民地不僅沒有減少,還能增多一部分,而且與德國現有的殖民地連成一片,方便管理,更重要的是能破壞英國人的計劃,如果英國人的「開羅-開普敦計劃」實施之後,肯定會對德國的殖民地造成很大的威脅,這樣的話就把英國的威脅消滅在萌芽之中了。
施特萊斯曼大使把土地置換計劃匯報到國內,德皇威廉二世非常贊同施特萊斯曼的決定,這項決定不僅能給德國帶來更多的殖民利益,而且使得英國的如意算盤落空。
為了使得土地置換順利進行,德國還聯絡葡萄牙人一起抵制英國人的自私行為。
當初葡萄牙雖然取得了在北羅德西亞和南羅德西亞間修築鐵路、公路和電報線以維持有限聯繫的權力,但是並不被允許在贊比西河北岸擁有特殊權利;1891年6月11日的協議,使得葡萄牙王國的國際聲望嚴重受損,葡萄牙政界認為這是「英國針對其古老盟友的最無恥和臭名昭著的舉動」,它被葡萄牙共和黨引為國恥,並導致政府垮台。
現在能阻止英國人的「開羅-開普敦計劃」,不僅能報當年的仇恨,而且能減少英國對葡萄牙屬西非的威脅,所以葡萄牙人與德國人一拍即合,葡萄牙人支持德國與夏帝國進行土地兌換。
葡萄牙人在德國人的慫恿下,與法國人進行聯繫,不能讓英國在非洲一家獨大,要破壞掉英國人的「開羅-開普敦計劃」。
法國人認同葡萄牙人的觀點,要是英國實施了「開羅-開普敦計劃」,將會對法國在非洲的殖民地造成威脅,且使得法國的殖民地失去繼續擴張的可能,所以也不願意讓英國人得到吉布提;更重要的是吉布提在夏帝國控制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