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地處馬六甲海峽的最東端,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對英國的作用不言而語。
陸偉民的戰略意圖是先佔領新加坡,切斷其以東地區英法軍隊撤退之路,同時也切斷了英法兩國對其以東地區軍隊的支援。
由於新加坡被夏帝國佔領過一次,英國着重加強了對新加坡的保衛力量。
按照李平民所轄間諜對新加坡的偵查,新加坡一共駐有英國陸軍3個步兵師,1個重炮旅,4個英印師,要塞炮台上還有2個團的炮兵,總兵力有8萬多人,對新加坡這個彈丸之地來說,可謂是重兵雲集,而且在馬來半島上的濱城、吉隆坡和馬六甲等地各駐紮着1個英印師的兵力,對新加坡來說,可謂是固若金湯。
負責佔領馬來半島以及新加坡的軍隊是夏帝國第7軍,由原來駐紮萬隆的第7師改編的,軍長為李子豪,全軍兵力為77000人,為了達成這次戰役目標,臨時加配了一個重炮旅。
協助第7軍行動的是第8軍,等佔領馬來半島之後,第8軍會沿馬來半島北上泰國。
第7軍與第8軍現在全部在棉蘭港整裝待發。
參與這次戰爭的還有駐加里曼丹島第2軍的1個師的兵力,以及蘇門答臘軍區的空軍。
8月28日下午,海軍先封鎖了馬六甲海峽的兩端,任何想進出海峽的商船全部被抓捕,夏帝國外交部致函英國外交部,必須為暴力事件中受害華人給予足夠的賠償,否則會封鎖馬六甲海峽,禁止任何船隻進出。
當晚,在1艘蘭芳級戰列巡洋艦和4艘驅逐艦的保護下,100艘貨船載着第7軍的2個師出港,前往海峽對面的安順登陸。
此時之前,納士納海軍基地內也有一隊貨船在5艘驅逐艦的保護下出港,他們的目標是馬來半島東面的豐盛漁港,軍隊的指揮者是第2軍的副軍長,下轄禁衛軍的一個團和1個國防師,總計兵力20000人左右;第2軍的軍長李夢然早就交代好了,他們的任務就是佯攻新加坡,使得新加坡的守軍不敢外出支援馬六甲、吉隆坡等地的英軍,同時要佔領北部的關丹港。
8月29日早上,5點鐘,兩處登陸地點的戰鬥同時打響。
由於選擇的兩處登陸地點都不是重要的港口,英軍的守衛力量十分薄弱,只有部分執勤的警察,在驅逐艦的保護之下,貨船上的官兵順利登陸,沒有遇到任何抵抗。
他們面對的困難是如何卸船,港口小,碼頭泊位嚴重不足,只是官兵下船登陸和卸載裝備的大炮以及輜重等就花費了大量的時間,特別是在安順市登陸的第7軍官兵,一直到天黑才完成登陸任務。
第7軍登陸之後,先是組織防禦陣地,掩護後繼官兵登陸,同時派出第2個登陸的團作為先鋒,向吉隆坡方向搜索前進。
第2軍的官兵還好一些,只是一部分官兵登陸,另外一部分官兵會沿海岸線北上佔領關丹港,登陸的時間相對較短,不過也是到中午之後才登陸完畢。
第2軍15000人登陸之後,首先是在豐盛港的南部建立土木防禦陣地,留在的2艘驅逐艦承擔海上的巡邏任務,保證軍隊後方的安全。
30日,第8軍的1個師順利在安順市登陸,登陸之後他們立即向濱城方向前進,準備奪取該港,作為以後再泰國作戰的物資補給港之一。
29日一早,英國海峽殖民地就得到夏帝國軍隊在馬來半島多地同時登陸的消息。
海峽殖民地總督安德遜爵士立即將爆發戰爭的消息匯報給英國政府。
此時駐海峽殖民地陸軍司令為伊恩·斯坦迪什·蒙蒂思·漢密爾頓中將,漢密爾頓被認為是一位極具天賦的軍官,因勇敢、魅力和智慧出眾而聞名,他常年在海外任職,非常熟悉中國、緬甸、印度、南非等地的軍事情況,
他參加過的戰爭有:第二次阿富汗戰爭(1878-1880);第一次英布戰爭(1881);馬赫迪戰爭(1883-1898);第三次緬甸戰爭(1885-1886);蒂拉赫之戰(1897-1898);第二次英布戰爭(1899-1902)。
1904年2月-1905年9月在日俄戰爭期間擔任軍事觀察團團長,隨日軍在中國東北觀戰。
為了應對夏帝國日益嚴峻的軍事壓
第三百六十六章登陸馬來半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