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初,在杜世輝的命令下,被淘汰下來的土匪大部分被安排到半島地區居住生活,他們不願意背井離鄉的到夏帝國去,只有少部分作惡多端的土匪感覺留在遼東半島也不安全,甚至哪天就會遇到以前的仇家,才下定決心移民到樂浪半島的南部地區務農。
而收編的土匪士兵,一共有12萬人,分別按照步兵和騎兵,去大連和丹東兩個地方接受訓練,一是擔心他們在大清國還會作惡,二是方便後勤物資的補給等這些人接受過初步培訓之後,會被編入軍隊,到時候由各自的軍官帶領繼續訓練杜世輝準備從這些人中組建5個僱傭軍的步兵旅,3個僱傭軍的騎兵旅,2個守備師,淘汰掉的2萬人要麼去務農,要麼將成為半島地區的工人。
所有的土匪軍官,也被安排到軍事學堂接受為期3個月的培訓。
剛忙完土匪的事情,負責經濟建設的人員和部分輕工業設備的運輸船就到達了大連港,下一步的工作將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
夏帝國援助的近百個工、礦業項目,價值4000多萬兩銀子,為了籌集到足夠的經費,單純靠貸款是完不成任務的,在杜世輝的建議下,先把麵粉廠、榨油廠、紡織廠、印染廠、服裝廠、火柴廠、肥皂廠、小型機械廠以及木器加工廠等建立起來,等正常運轉之後,馬上面向全國進行拍賣,這些廠子建設周期短,見效快,一經拍賣立即會有幾倍的利潤,然後再用這個錢運轉鋼鐵廠、發電廠、擴建煤礦、鐵礦、銅礦、修建鐵路和碼頭等,這樣會形成一個良性循環。
徐世昌在仔細考慮,並報袁世凱批准之後,開始按照杜世輝的建議執行。
最先見效的企業就是撫順和鐵嶺的煤礦,只是招收了部分工人,就開始開採煤炭,並對外銷售煤炭,便產生不錯的經濟效益。
其次是日本人留下的鐵路,從瀋陽到大連和丹東的鐵路,在簡單維護之後,就能正常運營,產生效益,不過這部分利潤大部分被杜世輝收走了,徐世昌能獲利的只有從瀋陽到長春的鐵路收益和從瀋陽到關內鐵路的收益,不過這已經讓徐世昌和袁世凱很滿意了,至於日本人留下的其它企業,在拍賣之後,與夏帝國對半分,這部分的收益用來進行擴軍。
把日本人留在瀋陽、撫順和鐵嶺的發電廠檢查一遍,又有當地出產的煤炭,在最短的時間內開始發電,雖然功率不大,但是滿足那些小作坊式的工廠還是綽綽有餘。
對那些輕工業工廠,花費時間最多的就是建設廠房,只要把廠房建設好了,安裝機器設備等並不會花費多長時間再加上是提前招收的工人,在技術人員到達後就開始分類培訓只要這些工廠建設好,很快就能出產品,創造效益。
根據技術人員的規劃,在鐵嶺、阜新和撫順建設大型煤礦、大型發電廠、洋灰廠、開採銅礦和銅冶煉廠、焦化廠、開採鐵礦和鋼鐵廠、軍工廠、五金廠等,充分利用當地的資源優勢,把這奉天省建設成整個大清國最大的重工業基地。
分別建立了瀋陽煤礦、撫順煤礦、鐵法煤礦、北漂煤礦、阜新煤礦、撫順鐵礦、朝陽鐵礦、撫順紅透山銅礦、葫蘆島鉛鋅礦、紅透山金礦、紅透山銀礦以及相配套的撫順鋼鐵廠、撫順銅冶煉廠、撫順焦化廠、瀋陽軍工廠、耐火磚廠和幾處洋灰廠等。只要這些大型的礦、廠才歸邊疆行政區直轄,至於其它的小礦山,如高嶺土、陶瓷土、膨潤土、珍珠岩、石英礦、小煤礦場、小鐵礦場等則在建設好後準備出售賺取發展資金。
至於石油、天然氣、鉬、錳等,現在還不是開採的時候,也就沒有被列入規劃之中。
在各處建設的同時,帶動了整個東北民族工業的發展,各地的磚瓦廠、木器加工廠、釀酒廠、飯店、車馬店、裁縫鋪、鐵匠鋪、金銀器加工、榨油、運輸、錢莊、當鋪等眾多行業的大小工廠、作坊,如雨後春筍般的冒出來。
在徐世昌等人估計,只是把這小礦、廠出售後就能獲得幾千萬兩白銀的收入,完全能擬補從夏帝國進口這些設備和建廠等的花費支出
同時,他們對夏帝國更是佩服,隨便的援助,就能把奉天省建設成全國的重工業基地,而且是循環發展,利用的資金不多,還帶動了整個奉天地區其它行業的發展,人民的生活也會更富足。
為了方便東北糧食以及以後工業產品向
第二百二十八章經濟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