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不是所有的世家都選擇了封鎖渤海,當然這要看這個世家是否有與商會對抗的實力。∈↗,
秦王符家和齊王高家。只是符家和高家被郭榮告知,不要管其它家族和商會的行動,但是也不要加入。朝廷鼓勵與渤海保持往來,而不是相反。曲阜書院都與渤海保持着官方聯繫,朝廷什麼時候說要對渤海動手?
所以渤海與黃河一線的商路是通暢的。
加入商會的世家越來越多,封鎖蔓延到了淮南,不過李弘冀和郭榮一樣放任商會的同時,利用與自己關係密切的幾個世家繼續與渤海保持「官方」聯繫。
十月,齊王高行周病逝,比歷史上多活了一年。這是因為渤海的醫術在朝廷慢慢傳播。因為渤海的關係,醫家,道家,墨家學說開始復興。於此相反的,郭榮對佔用了大量土地,豢養僧兵,利用信仰暗中百姓錢財的佛家越來越不耐煩。
佛家也知道這一點,所以開始往江南和遼國轉移。一部分被迫集中到了高麗和日本。
在高麗,佛家已經退無可退。高麗王王昭為了獲取民心,整合國內的力量,大興佛寺,請高僧講演佛法。遼國也同樣如此,不過遼國並不信任佛家,而是利用佛家慢慢在邊境構成一道信仰防線,並利用僧兵構成軍事防線。而遼國自己正在做艱難的調整,耶律璟不是沒有能力,而是南北院之爭傷及國家根本,他有些搖擺不定。
表面上看,現在北院保持強勢,可是北院中佔據優勢的是老太后述律平扶持起來的,而述律平往年喜歡李胡。導致李胡一系雖然在北院與耶律德光一系聯合,但是李胡系爭奪皇位之心一直沒有停歇。北部的超遠,契丹的根本就掌握在李胡一系手中。
南院現在非常低調,可是南院已經漢化的一系人口眾多,經濟地位不是北院能夠比的。南院不爭鬥,就有了太多時間來做基礎工作。發展經濟也好。發揚佛法也好,都是南院在做。隨着佛家向北部傳播,耶律璟最後導向南院是很難避免的。
不過這需要時間,這個時間要足夠耶律賢成長,足夠耶律璟到死。
耶律璟不知道嗎?他當然知道,可是卻無能為力。強大的遼國再此時還是打擺子,忽冷忽熱,它病了。
平壤,晉國這個畸形兒再也維持不下去了。
比高行周僅僅晚幾天。石重睿也一命嗚呼。他和高麗王妃留下了一個不足一歲的兒子。高麗王王昭做主讓晉王妃主政。
但是晉國還是分裂了。因為很多漢臣認為是高麗下毒害死了晉王。由於高麗顧忌渤海,沒有採取強硬的軍事行動。所以晉國的分裂還算柔和,畢竟那些漢臣沒有多少軍事實力。
晉國以根本擋不住軍隊的清川江為界,分為了南北兩部分,北方完全靠向渤海,因為這裏已經新建了很多採用渤海教材的蒙學,渤海師也經常越境執法,打擊貪官污吏。這一地區也以山區為主。而山區在渤海師剿滅山賊之後,山地實際上已經成為了公用土地。裏面城裏的林業局所和渤海完全一樣。
而南方,晉王妃就是王昭的女兒,帶着一個不足一對的孩子。大部分輔臣都是高麗人。所以與高麗國也沒有什麼區別。
晉國的分裂之所以柔和,也與渤海在高麗的南部,也就是羅州的威脅有關。
南部的對馬島,巨濟島眼睜睜地看着東海艦隊耀武揚威。漢人們如潮水一樣涌過來,高麗根本無法阻擋。
高麗南部比江南氣候非常類似,很多從商船來的以及專門投靠渤海的漢人來了就不走了。而渤海的軍政人員都喜歡兄山地入手,所以小白山脈最高峰的德裕山以南的地區,高麗已經完全失去了控制。
而這一地區山地眾多。地形零碎,高麗幾次派兵圍剿都損失慘重。反而招來東海艦隊的巨艦在江華島耀武揚威,江華島,高麗王王宮所在地。王朝在危機時,多半會退守江華島以期增援和反攻。可是因為東海艦隊,這裏已經不再是安全的避難所,而是最危險的地方。
渤海對高麗說沒有戰爭嗎?
有,那就是海上戰爭。只是因為高麗水軍已經完全喪失而變得一邊倒。但是渤海從來沒有停止過海上的攻勢。
一到冬季,大洋的暖流現象就開始明顯起來。溫暖的暖流從深海往渤海流動。帶來降水,風雪和海上的大霧。溫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