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國公主可能有皇帝的兒子這件事在鳳凰台造成的影響遠遠比其他城更大。
百姓們只是看熱鬧看笑話, 實在是皇帝本人的存在感太弱了。前有徐公, 後有朝陽公主, 都曾把他壓在下頭不見天日。直到現在, 皇帝在鳳凰台百姓的心目中做過的最有影響力的事也只有選皇后這一件事。
幾個諸侯國公主都先後出現又突然「消失」, 只有魯國公主一枝獨秀,從沒到鳳凰台起就流言紛紛, 來了以後也一直都站在風頭浪尖。她的形象也從「神女」,「肆意妄為的公主」, 「情夫」等一路走過來,現在再添一個「私生子」就完全不奇怪了。
特別是魯國公主先被「趕走」,還連累在鳳凰台的魯人都遭到驅逐。現在她暴出一個「被趕走之時腹中已有皇子」的傳聞, 百姓們反倒覺得這才是魯國公主。
這樣的人, 怎麼可能被人趕走而不出聲呢?她之前乖乖被「趕」走,正是因為早知懷中有子啊。
百姓們都覺得這正是皇帝和魯國公主會發生的事。甚至已經開始重新追捧起魯人來, 之前不得不低調行事的魯人重新成為了各家的座上賓客,魯商也再次被人「悄悄」請了回來,要說這商人,還是魯國商人手上的東西最多啊。
而在世家之中也覺得魯國公主有子是件好事, 不由得都鬆了口氣。
徐公進宮數月不歸已經讓「皇帝已逝」這件事傳遍鳳凰台下了。哪怕人人都沒有宣之於口, 心裏也都覺得這恐怕就是事實了。
由於皇帝沒有子嗣, 人們也都在擔心下一任皇帝該怎麼辦。沒皇帝當然不行,上無君, 哪有臣?君不在, 國安焉?
徐公之所以不回家一直在宮裏待着, 肯定也是在發愁這件事。
最主要的還是大梁帝脈早兩代已經是一脈單傳了。先帝不近女色,又英年早逝,只留下皇帝這一個兒子。皇帝不但沒有兄弟,也沒有叔伯。現在想找個近支帝脈都找不到,最近的都是五代之外的了。
徐公在宮裏憂心,宮外的他們也在一同憂心——都想知道下一任皇帝到底會落到誰家?他們也好早做打算。
結果現在好了!不必去尋訪外遺的帝脈遺子,魯國公主那裏就有一個!
此時此刻,沒有人會多嘴去管這魯國公主生下的到底是什麼,哪怕不是皇帝的……跟你我有關嗎?重要的是一場有可能導致大梁傾覆的危機沒有了!
於是一波又一波「忠心耿耿」的人跑到徐家去,請他們通知在宮裏的徐公「大梁有救了!」。
大家沒有說的那麼直白,只是半遮半掩,歡喜無限的「暗示」:魯國公主有個孩子!
搞得許多不明真相的人也跟着一起高興:魯國公主有個私生子!普天同慶!
個別人也奇怪,這魯國公主有孩子,有什麼可高興的?為什麼最近家裏的、家外的長輩們說起這件事都一副高興歡喜的樣子?
長輩們高興,他們當然不能不高興。他們不但要高興,還要真情實感。長輩們可以說話半真半假,可以說一半藏一半,他們跟同齡友人相聚時當然不時興像長輩一樣高深來高深去的,都是一樣的酒囊飯袋,高深起來惹人笑不是嗎?
於是大家詩書暢談時為了跟上潮流,都要說一說這街知巷聞的「魯國公主有子」一事。也為了跟市井小民區別開,他們要以「高明」的姿態評判這件事,而不能只是看皇帝的笑話,雖然笑話皇帝無能是他們最喜歡的話題,少年皇帝與風流成性的魯國公主之間的風流韻事談起來也是孜孜不倦,經久不衰。
同樣由於家中長輩的態度,他們要歡喜鼓舞。
鼓舞之後,「為什麼魯國公主有子我們要高興」這件事的原因就變得五花八門了。
最終結論都是因為是魯國公主,所以要高興。
還有人把魯國公主曾受封「安樂公主」的事扯出來說了。要說一個諸侯國公主還不至於讓這整個鳳凰台都跟吃了仙藥似的開心,換成皇帝的表姐呢?雖然是表的,但都封「安樂公主」了,皇帝又沒親姐,這表姐也跟親的一樣寶貴了。
皇帝的姐姐有孩子——而且孩子爹很可能是皇帝,這就很值得開心開心了。
總之,當雲青蘭發覺時,整個鳳凰台下都流傳起來「安樂公主有了
第625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