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無塵實驗室,吳濤頓覺一股乏意湧上心頭。算起來,他已經接近一個星期沒有回家休息了。
如今石墨烯全自動生產線終於落成,吳濤更加捨不得離開了。因為在沒有得到試生產的驗證之前,他就算回家休息,也會因為惦念着這件事而難以放下心來。
所以吳濤決定今天就要進行試生產。不過在此之前,他先要打起精神來,吃飽喝足才行。
於是他把旺財設計的那套玩命的動作習練了一遍。片刻後,體內的乏意立刻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全身三千六百個毛孔的通體舒泰。
隨後他打了個電話,不多時,裴軍送來一頓豐盛的飯菜。吳濤二話不說,端起來狼吞虎咽,席捲一空。
裴軍愕然地收拾着殘餘的垃圾,吳濤不由打了個飽嗝道:「從現在開始,半天之內,不許任何人來打擾我。」
「是,老闆!」
走回無塵實驗室,吳濤換上防塵服,吩咐道:「一號智能,將石墨烯微片樣品拿來。」
這段日子,為了確保石墨烯生產線的嚴格保密,吳濤沒有叫任何人過來幫忙。於是一號智能機械人就成了他唯一不二的勞動力,而且表現很不錯,讓他感覺用起來非常順手。
當然旺財這隻懶狗,也幫了不少忙。不過這傢伙總是時不時地來一句『多稀罕哪~』,令人很掃興。所以吳濤把它的功勞,自動忽略了。
「主人,石墨烯微片樣品,十份。」
吳濤接過來最上層的一份,這份樣片面積約為一平方厘米。為了測試這條基於機械剝離法的自動化生產線,他特地選擇了十種面積不同的石墨烯微片逐一測試。
這些石墨烯微片屬於半成品,目前已經有很多廠家對外供應。其厚度大約在70nm左右,肉眼看來只有薄薄的一片。但是最終理想的單層石墨烯,厚度大約在0.35nm左右。
看起來都是極其纖薄的一片,可是單層石墨烯和石墨烯微片,在導電性能、導熱性能等各種性能參數上,差異卻是天壤之別。
這就是為什麼各國願意花費重金,去研究單層石墨烯量產方法的主要原因。
深吸一口氣,吳濤將1平方厘米的石墨烯微片放到生產線的原料台上,隨即按下了啟動按鈕。
緊接着一條智能機械臂立刻伸過來,精準地捏起石墨烯微片的玻璃襯底,放在機械玻璃的操作台。隨後外圍的智能機械臂自動將整個操作台周圍密封起來,並迅速抽成真空環境。
接下來的剝離過程,無法直接用肉眼旁觀了。吳濤只好移步到旁邊的液晶顯示台上,看着真空罐中,數條微型高精密智能機械臂的迅疾動作。
數分鐘後,真空密封罐充氣後打開。玻璃襯底上的石墨烯微片已經消失不見,而最終產品所在的薄膜襯底,移到檢測顯微鏡下,立刻顯現了近百個1平方厘米的單層石墨烯。
從剝離得到的數量上來看,採用智能機械臂對石墨烯微片進行機械剝離,是完全可行的。只是不知道,這一百來個單層石墨烯產品的品質如何。
實驗室缺乏專業的檢測工具,吳濤把第一次得到的產品拿到旺財面前道:「你看看,成品率如何,品質怎麼樣?」
旺財慵懶地睜開眼,一陣幽藍的光芒徐徐掃過薄膜襯底,很快得到了檢測結果。
「完美剝離75份,晶化結構完美,不含任何官能基團、拓撲缺陷和金屬離子雜質,外圍損傷20份,廢品5份。」
這個結果看起來還不錯,吳濤繼續將10平方厘米的石墨烯微片放入測試。
很快,旺財檢測後得出結論:「完美剝離70份,外圍損傷22份,廢品8份。」
五分鐘後,第三塊也剝離成功。可是損傷率和廢品率再次增加了一點。
這樣下去,豈不是面積越大,損傷率和廢品率越高?
面對這個問題,吳濤不由皺起了眉頭,將微型高精密智能機械臂的剝離過程逐步觀察,查找原因。
一個鐘頭以後,吳濤將重新優化後的石墨烯製備數據庫裝載到智能機械臂的超級控制晶片中。隨後重啟生產線,直接放入最大面積的石墨烯微片進行測試。
這一次剝離的過程更加久了,因為面積大了很多,剝離的難度呈幾何級飛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