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立仁剛一說完,陶謙大喜,連忙問道,「吳將軍有何良策,快快道來!」
吳立仁看了看場中眾人,都在望着自己,心中有些小激動,「陶公!曹操雖然兵多將廣,不能與之正面交鋒。可是曹操勞師遠征,每日所需輜重糧草無數;而徐州,陶公深得人心,又加上兵精糧足,只要我等緊守,曹操急切之間不可下,待其糧草不濟,則其必然不攻自退。況且,兗州呂布,向來與曹操不和,此番曹操大軍來徐,呂布必然乘隙而擊之。後院不穩,不出一月,吾料其必退。」
吳立仁說完,陶謙連聲稱妙,宴席諸人也都開始互相議論着,這時,孫乾站了起來,向着吳立仁行了一禮,「多勞吳太守,只不過乾曾聽說,淮南袁術,與吳太守積怨頗深,若吳太守在徐州多呆一時,怕是下邳就多一分危險。若是下邳有失,吳太守何以自處?」
孫乾的一番話,讓陶謙也不由得神色焦急,看着吳立仁,期待着他的回答。若是下邳不保,袁術再派兵來攻,那徐州更是雪上加霜。
吳立仁輕輕一笑,向着孫乾道:「公佑此慮,銘自然知曉。下邳吾早已留有兵馬,那袁術短時間之內,也不可能攻得下來。」
「敢問吳太守,下邳留了多少人馬?下邳城多不過三萬士卒,來徐州至少帶了兩萬多,那下邳城恐怕不會超過一萬,一無大將,二無賢才,怎麼能抵擋袁術大軍?」孫乾繼續問。
「確實如公佑所言,下邳城共有五千人馬。」
此言一出,在場許多人都再次紛紛議論起來,陶謙更加坐不住了,「吳公切不可如此兒戲,五千人馬怎麼能守得住下邳?要不吳公率部趕回下邳,以保下邳不失。」
陶謙情急之下,稱呼也改了,不過吳立仁聽得卻十分彆扭,自己有那麼多手腳嗎?
「陶府君勿憂!前幾日吾已經收到下邳傳來的消息,袁素大軍已經攻城半月有餘,然而下邳固若金湯,再過一段時間,那袁軍必然也面臨糧草不繼的危險,不得不撤軍。」吳立仁侃侃而談,那孫乾聽後,連連稱讚,「想必吳太守麾下還有不少能人,否則五千人馬,無論如何也擋不住袁軍數萬人的進攻。」
陶謙點了點頭,繼而說道:「既然如此,那徐州還望諸公共同防守,只要吾等緊守下去,曹軍敗退之日不遠矣!徐州多賴諸公扶持,謙在這替徐州百姓感謝諸公!」
說完,陶謙端起酒再次和所有人一同飲了。
與此同時,曹操大營。
曹操頗為憂慮地思慮着,帳下諸人也都安靜地等着什麼。
這時,忽然有探馬來報,從下邳城而來,曹操急忙起身,詢問其下邳的戰況。
「報告主公,下邳城袁素大軍五萬,攻城將近一月,死傷一萬多人,然而下邳城卻依然固若金湯。袁軍每日不分晝夜不停攻城,卻不見成效。」
曹操聽完,喟嘆一聲,「這袁軍主將是誰?怎麼會如此廢物?」
「報主公,是偽平寇將軍袁素袁崇煥。」
曹操聽完後,心中頓時疑慮起來,「是他?當初獻計破七路大軍的袁崇煥怎麼會如此不堪?難不成只是個紙上談兵之輩?」
郭嘉聽後,讓那探子先退下,接着看向曹操,「主公,恐怕下邳已經有所防備,下邳城定是有能人相助。吳銘後顧無憂,那恐怕此刻就會全力防守徐州,嘉竊以為此次征討,難以成功;況且秋去冬來,過幾天天氣入冬,更加不適合征戰,不如暫且罷兵,從長計議。」
曹操面色凝重,看着賬外發呆,郭嘉也不再說話,等着曹操的決定。
過了好一會兒,曹操終於轉過身,看着郭嘉,「奉孝,從子孝輕敵敗於吳銘之手起,我就有所預感,只是此番若是不能有什麼說法便撤兵,恐怕為天下英雄恥笑。奉孝可有妙計助我破城?」
郭嘉嘆了一口氣,「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為下下之選,而今徐州陶謙頗得民心,軍民同心,上下一氣,徐州難圖矣。」
「奉孝,我亦知徐州難圖,然而即便不能破城,吾也不能如此便回。若是沒有什麼所得,如此損兵折將,豈不會被天下恥笑?」
「主公,嘉有一計,或可試一試。」
曹操聽完這句話,神色一喜,連忙說道:「奉孝快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