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類似於管家的人唱了一聲,下人已經端着茶上來,緩緩放在王允的桌旁,生怕弄出一丁點的動靜引來主人的不滿。
作為當今的司徒,剛剛除掉了董卓之後,又有呂布的全力支持,如今也稱得上是權傾朝野。不過王允的日子已經維持在較為清苦的一個狀態,房間內的佈局素樸,旁邊的書架上擺滿了各種書籍,唯一略顯奢侈的恐怕也就只有這一杯清茶了…
作為文人王允當然也能飲酒,但相對來說他還是更喜歡飲茶。
這一杯清茶被調教的相當完美,清香撲鼻,若是換做是往日恐怕王允已經稱讚一聲,現在卻只是輕輕的抿了一口,讓原本緊皺的眉頭稍微舒展開了一些…
旁邊的管家看在眼裏,當然清楚自家主人是為了什麼事情而困擾。不久前蔡邕因為在席間為董卓感慨了一下,便被正愁沒有典型的王允給抓了出來——————到不是很奇怪,董卓在的時候對蔡邕也是相當優待了,蔡邕又只是個懂得研究經學的文人,不懂得什麼政治,董卓如此對他,他當然心懷感激,這本來是很平常的事情,但落在王允這等漢室忠臣的眼裏就顯得相當的礙眼了…
如今董卓死了,當然也就到了該秋後算帳的時候…
讓王允沒有想到的是,按理說本來應該是很簡單的一個事情,卻不想居然鬧的如此的大,朝中許多的大臣都不同意王允對蔡邕的處置方案,覺得沒必要如此的嚴懲蔡邕。
蔡邕一個清閒文人,這些年裏在朝中基本沒得罪過什麼人,跟其他大臣也沒什麼利益衝突,又有相當的名望,這也是為何大臣們會替他辯護的原因。
就連站在王允一邊的大臣們也覺得沒必要如此嚴厲,覺得完全可以按照司馬遷的典故,同意蔡邕自己提出的刻額染墨,截斷雙腳的刑法,來讓蔡邕完成漢史,卻為王允所拒絕。
&時的太尉聽說王允要處死蔡邕後也連忙勸諫:「蔡邕是曠世奇才啊,清楚很多漢朝的事情,應當讓他續寫解決後邊的歷史,讓它成為一代重要的典故,而且他忠誠孝順的名聲一向顯著,獲罪也沒有原有,殺了他豈不是會喪失威望嗎。」王允則道:「過去漢武帝不殺司馬遷,讓他寫出毀謗的書,流傳於後世。如今國家中途衰弱,政權不穩固,不能讓奸邪諂媚的臣子在幼主旁邊寫文章,這既不能增益聖上的仁德,又領我們蒙受毀謗一輪。」太尉離開之後對別人說:「王允大概不能長久於世了吧,有道德的人是國家的綱紀,寫作是國家的典籍,廢棄了綱紀跟典籍,難道還能長久嗎?」)
正是因為大臣們爭相為蔡邕說話,使得王允久久不能做出決斷,不過這也恰恰是讓他堅定了自己的信念。王允本來就是個剛愎自用的人,入歐是現在因為群臣的意見就放過了蔡邕,將來他又如何能執政呢?
&邕的事情已經拖延太長時間了,看來還是要從速解決才是…」喃喃的,王允的心底已經有了屬於自己的決斷。
但還沒等他將府中的文吏召集,外面已經傳來了急促的腳步。不等王允召見,就見剛剛離開沒多久的管家一臉焦急的來到了王允面前…
半個時辰之後,站在監獄的門前,四周的文武官吏戰戰兢兢,而王允卻是面色鐵青。
這時監獄的大門前已經擺滿了屍體,幾乎都是昨夜負責守衛的獄卒跟少數的官員,不過一夜之間,監獄裏面的看守幾乎被清掃一空,一個不留。
不過這個還不是他最在意的,他最在意的是原本被關在監牢裏面的犯人少了兩個,而且還是最重要的那兩個…
蔡邕、李儒…
&麼回事…」王允的語氣冷漠而生硬,就如寒冬中的堅冰一般。
&小臣不敢隱瞞,我等今晨來時發現監獄的大門前空無一人,開始還以為是有人躲懶,也沒在意,只是往裏面走,沒想到還是空無一人,等到我們進了監獄之後才發現…」
&發現,裏面已經堆滿了屍體…」
說到這裏,看着王允的臉色,那官吏幾乎快要說不出話來。
&人…」這時一個武將走了過來,乃是呂布同王允合作之後,特意調給他使用的一個武將。武藝不敢說如何,好歹也是軍中宿將,經驗到是非常老道。「依末將看來,應該是昨夜有人偷襲了這裏,將牢中的人全都殺個乾淨,而後再將裏面的倆個人劫
第二百四十章 風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