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朝皇帝御駕親征,又有賈璉突出奇招,大敗吐蕃三十萬大軍,率領眾將與十萬軍士追逐吐蕃潰兵至兩國邊界。
至此時,吐蕃只堪堪有二三萬人逃回了自己的國境!此一戰,吐蕃元氣大傷,二三十年之內再無東進之力!
皇帝站在邊境的小村中笑指江山,正要班師回朝,這時西平宣撫使賈璉卻上前請奏,要派兵殺入吐蕃境內,永絕後患!
賈璉此言一出,頓時就立刻引起了眾將的爭議。
有激進者深表贊同,甚至揚言要滅了吐蕃,開疆擴土!
也有人表示此戰已經完結,再進攻吐蕃已是不義之戰,所以只用再派一使臣進吐蕃,吐蕃王必然會俯首稱臣,如此不戰而屈人之兵,方為上上之策。
皇帝看着下面的將軍們爭論成一片,始終面帶着微笑不發一言。
而賈璉自從首先發出提議進攻吐蕃之後,竟然也沒有再為自己的提議爭取分辨,也只是那麼靜靜的站着。
甚至有不同意見的將軍,點名質問於他,賈璉也同樣不做一聲辯解。
將軍中沉默者還有神武將軍馮唐,這位老將軍此戰居功至偉,又是這西北邊關的守關大將,原本此刻最有發言權的他,只是偶爾會偷瞟一眼賈璉與皇帝,更多的時候就如同雕塑那樣站着。
待諸位將軍也感覺到了氣氛的不同,然後才慢慢停下了爭論,場面一下子就靜了下來。
眾將安靜之後,只聽皇帝才說道:「各位將軍各抒己見,如今朕也聽了,不如我們再聽聽賈璉詳細說說進攻吐蕃的緣由。」
於是大家的目光全部聚集在了賈璉的身上,只見賈璉此時才不慌不忙的說道:「吐蕃乃荒蠻之地,民風彪悍,成年男子拿上刀槍就是一個合格的士兵;這次我們雖重創了吐蕃,但是他們只要經過二十年的休養生息,相信很快就會恢復今日之鼎盛,到時我邊關又無寧日;所以除惡務盡,一勞永逸的征服吐蕃方能保我天朝西北永世無憂,此乃其一。
其二,由於吐蕃的地理位置,氣候環境,所以我天朝雖然不缺乏英勇的士兵,但是平日裏想要征服吐蕃,就必須要付出百倍的代價,這是絕不能取的;如今乘着吐蕃大敗,三十萬有生力量死傷殆盡,正是我們征服吐蕃的最好時機!相信只要我天朝軍隊進軍,必然能如同犁庭掃穴,吐蕃勢必無力阻擋。
其三,戰爭的正義與否,我認為只有勝利者才能定論!若只是讓吐蕃口頭俯首稱臣,這樣的歷史教訓還不夠嗎?在此我敢定論,只要吐蕃能夠恢復元氣,他日必然又會捲土重來!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相信就不用我一一舉例了吧。
其四,征服了吐蕃,更能威懾其它蠢蠢欲動的蠻夷屬國!這些豺狼虎豹,誰不羨慕我天朝之地大物博,只有殺雞儆猴,才能威震四方。
其五,為皇上開疆擴土,正是我們軍人最大的榮譽,也是自我價值最好的體現!懦弱不敢言戰者,不配為軍!以上五點,正是賈璉請奏進軍之全部理由,請皇上裁奪。」
賈璉一口氣說了一大推,然後就抱拳退下了。
皇帝仔細的聽了賈璉的理由,對最後的開疆擴土最有興趣。
一個皇帝最大的成功是什麼,那就是能夠在自己在位時,擴大自己帝國的版圖!
若只是想百姓安居樂業,那最多只能算是一個守成的皇帝。
而且此時太上皇還在世,威望無與倫比,滿朝文武多數隻知太上皇,而不知道皇帝,皇帝正需要一場曠世之功,來提升自己皇帝的威信!
但是戰爭又豈是兒戲,所以就算是皇帝,也不得不慎重再慎重。
於是只聽皇帝又問道:「眾為將軍都聽了賈璉的詳細建議,大家再說說吧。」
只見此時,原本一言不發的神武將軍馮唐,這次卻搶先說道:「臣附議賈大人之提議,願意為皇上帶兵徹底征服吐蕃,解救吐蕃百姓於水深火熱。」
神武將軍馮唐在這次大戰之中,原本就已經居功至偉,如果再讓他帶兵剿滅吐蕃,在場中的將軍又如何願意低人一等。
加上賈璉先前還說了:懦弱不敢言戰者,不配為軍!
這樣一來,原本還有些顧慮的將軍,此時也紛紛請戰。
哪怕開始是反對的將軍,到如今也立馬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