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軍,前方便是許家莊堡,此處再行半日便可到鎮城了。ΔΔ」這總旗用手遮擋夕陽光線,咧着大嘴說道。
這個總旗官與這兩個小旗官,還有隨從的七八個馬兵,這兩日給蕭亦的印象都很不錯,細問之下才知道。
這人名為王輝,是韓世猛標營馬隊的一個總旗官,但是自從韓世猛戰死遼東,又遲遲沒有新任的總兵官,標營已經解散了快有十日。
點點頭,蕭亦看向王輝,道:「還是快些趕路,也好早些抵達。」
王輝、史路幾人紛紛點頭,呼喝一聲隨蕭亦西去。
雖然八月時出援已經於此路途經過一次,但這次卻又有所不同。
上一次是出援,幾千人帶着糧草、輜重等物品,雖有騎兵卻被步軍拖累,行動遲緩,四五日才到達鎮城。
這次是十幾人騎着快馬一刻不停的奔馳,只是兩日不到便抵達了大同鎮城腳下。
也是一樣,上次雖然曾來到了鎮城,但蕭亦卻連城門都沒進,當時一心只在趕赴遼東支援上,到達後水都沒來得及喝一口,就被韓世猛叫去議事。
議事之後便開始拔營,誓師出援,對於大同鎮城蕭亦根本沒有多留意。
好在如期趕到,而聖旨還有一日才會到達,蕭亦對於聖旨中的內容雖然不知曉,但也猜測的七七八八。
此刻駐馬在鎮城前的一處山坡,蕭亦開始細細的觀察。
石剛幾人也是一樣,一邊閒聊,一邊看着這座城市,只覺得一目無邊,連綿的城牆根本望不到盡頭,數座巨樓矗立在城上,昭示着往日的極盡輝煌。
城外側修有壕塹(護城河),深約五米,寬約十幾米,深約五米,波光漣漪,環繞全城,各門又設吊橋。
一路上蕭亦也從這幾個小旗、隨行的馬軍還有王輝口中打聽到了不少有關於大同鎮城的事。
東、南、北城吊橋後各設小城(關城),最後才是真正的鎮城。
景泰年間大同鎮城筑北小城,周三公里,高十餘米,東西北各闢一門。
天順年間築東小城、南小城,各周長兩公里,經歷年多次增修加高,又包磚加女牆。
南小城開四門,東迎暉、南永和、西永豐、北文昌,門上各建閣,蕭亦所在之處為小東門,上建「四仙閣」。
小西門上建「三星閣」,小北門上建「文昌閣」,獨西門外未建小城,故素有「鳳凰單展城」之稱。
蕭亦幾人一邊放慢馬緩緩前行,一邊與諸人南北瞭望。
大同鎮城一眼看去,略呈方形,是有明大將軍徐達在北魏都城、唐、遼、金、元舊土城的基礎上,從南截約兩公里,東西與南北長截約兩公里,周長八公里增築而成。
當然了,若是用現代話來說,大同鎮城總面積約為四平方公里。
一路往城下而來,可以看到大同鎮城的城牆一律以規整有制的石條、石方為地基,使用「三合土」夯成,外包青磚,磚分大、中、小三號。
蕭亦特意到瓮城城牆牆處,摘下軍服手套,繼而輕輕撫摸青磚,這裏的每一塊青磚,粗略估計應該都要有後世紅磚的七八倍。
抬頭望去,石剛等人讚嘆不已。
「這裏比起蔚州城來,孰大孰小?」石剛哈哈大笑,而後問道。
王輝看了一眼石剛,笑道:「石大人有所不知,這大同鎮城…」
石剛幾人像個遊客一樣在城下朝城牆上眺望,一邊不斷閒聊,而蕭亦也是往城上看去,只不過與石剛幾人不同。
他們看的是景色,而蕭亦則是細細觀看守城官兵的巡哨、守衛情況,以及城牆的損毀程度。
據蕭亦目測,大同鎮城的城牆起碼要有十四五米高,垛牆上又砌有長五六米,高厚約一米的磚垛,垛間距要有一條胳膊長,也就是半米左右。
城牆四面還佇立着五十四座望樓,九十六座窩鋪。
一眼望去,城牆外輪廓凸凹排列有序,突出部分的城牆垛子每邊計十二個,外加角墩計五十二個。
墩間距也要有一百餘米,墩作梯形結構,四角墩目測相距五六米。
在蕭亦看來,上架踏板與城牆相通,以揮側射、策應和多角度瞭望的作用。
蕭亦看着這些
第三百五十二章:雄壯邊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