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朝的官銜分為加銜,本官和差事三大部分,除此之外,還有特恩,加蔭等獎賞的手段,拿首輔王錫爵的全套官職來說,就是太子太師吏部尚書中極殿大學士入直文淵閣。
太子太師和吏部尚書是加銜,中極殿大學士是本官,入直文淵閣是差事,當然,通常來說,內閣大學士都會加六部尚書銜,以此來提高內閣大學士的地位,這是自成祖皇帝遺留下來的規矩,不過到了後來,加銜的規矩越來越清晰,自成了一套體制。
一般來說,內閣大學士的加銜有兩種,其一是六部尚書,而且是較重要的尚書銜,通常來說是吏部尚書,戶部尚書和禮部尚書三個,特殊情況除外。
其二就是太子三師和太子三少,也就是所謂的太子太師,太子太傅和太子太保,以及太子少師,太子少傅和太子少保。
而再高一級的三師三孤,一般是不授的,除非是對朝廷立有大功,且致仕而去或是故去之後,才會贈官三師三孤。
所以一般來說,太子太師算是加銜當中最尊貴的一種,而上面的兩種加銜是內閣大學士的通常架構,但是也不是隨隨便便加銜的,首先說兩種加銜並不衝突,可以同時兼任,但是一般只有一個。
首輔和次輔之所以超然於其他閣臣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這兩位一般都是同時兼任兩種加銜,而且一般來說,首輔加銜吏部尚書,次輔加銜戶部尚書,而太子三師和太子三少則是比較隨意,按照資歷和聖恩而定,不過一般來說,武英殿大學士和文華殿大學士這兩位大多不兼任六部尚書銜,故而會加太子三少銜。
而為了區別於其他閣臣,首輔和次輔通常加太子三師銜。
至於排名最末的東閣大學士,一般都是由禮部尚書拔擢而入閣,故而加銜就是禮部尚書。
所以總體排名下來,內閣的官職從前到後應該是首輔太子太師吏部尚書中極殿大學士,次輔太子太傅(保)建極殿大學士,接下來的武英殿大學士和文華殿大學士理論上平級,具體排名按照前面的加銜而定,一般來說加太子少師的排名高於加太子少傅的,加太子太傅的高於加太子太保的。
而所有閣臣的差事都是入直文淵閣,與此同時,加銜也同樣昭示着官場的動態,就像一般來說,詞林官轉遷為禮部尚書的話,便昭示着此人即將入閣。
內閣當中也是如此,如果原本加太子三少銜的武英殿大學士或是文華殿大學士忽然被特恩加銜太子三師的話,一般就會這是即將升任次輔的前兆,然後便是本官變化為中極殿大學士,最後才是加銜戶部尚書,算是正式升任次輔。
這些過程,雖然沒有明文規定,但是卻是國朝上百年來潛移默化的規矩,孫丕揚作為掌管吏部的天官,自然對於這些流程更是清楚。
正是因為如此,孫丕揚才會倒吸一口冷氣,驚呼這分明是捧殺!
要知道,因為種種原因,如今的次輔衷貞吉,並未加太子太傅的銜,而是加了太子太保和戶部尚書的銜,放在尋常時候,太子太傅和太子太保也沒什麼差別,反正上頭都只有首輔一個人有資格加太子太師。
但是如今,李廷機一個區區東閣大學士,竟然加了太子太傅的銜,一躍到了次輔的頭上,更不要說除了太子太傅的銜,天子還為他加吏部尚書的銜,吏部尚書是什麼銜,那可一向是首輔專用的加銜啊!
更不要提內閣當中比李廷機資歷更老的沈朱二人,如今頭上還頂着孤零零的太子三少,天子這一招,分明是要將李廷機架在火上烤啊。
更何況除了這些之外,天子還下令為李廷機加蔭一子,賜肩輿一副,准宮中乘轎!
這些可是連首輔都沒有的待遇,李廷機一個內閣當中資歷最淺的閣臣,竟然享有和首輔次輔同樣的官銜,而且還享受了滿朝廷唯一的待遇。
這是要幹嘛?
難不成他李廷機已經成了地位凌駕於滿朝文武之上的存在了嗎?
就連首輔都要弱他一頭?
如此一來,上下尊卑,國朝體制,官場規矩都還要不要了,如果僅憑皇帝寵愛就能如此不顧規矩的升遷的話,那多年以來積累下來的官場流轉原則豈不是成了一團亂麻?
孫丕揚已經可以想見,天子的這道旨意傳到外朝,將會引起多麼大的震動,到時候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