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清宮中一片沉寂。
底下一干內閣大臣面面相覷,皆是難以掩飾心中的震驚之意。
他們早就知道,天子十分重視數算和格物二科,卻只當是天子年少輕狂,縱容他胡鬧罷了,卻不曾想,天子竟重視到了這個程度。
天子的這番話其實有兩個意思,其一就是關於群臣擔心優秀的人才會被數算一科吸收走的狀況,天子的態度很明確,你們也太高看自己了!
就算是你們願意過來,沒有過人的數算本領,天子還不會收呢!
其次就是關於選官的問題,司農寺也罷了,終歸不過是寺監級別的衙門,雖然深受天子看重,但是還不至於讓內閣的一幫大佬瞧得上。
但是詹事府就不同了。
這些日子以來,諸大臣為了詹事府的籌建,上了不少奏疏,天子支持的力度也很大,但是唯獨對於最關鍵的人選問題,卻是始終避而不談。
加上如今恩科將近,一眾大臣的注意力也慢慢的轉到了恩科之上,所以並沒有在這件事情上細細追究。
卻不料天子竟然在這個時候提出來了!
如果要說大明朝最高的衙門,莫過於內閣,但是若是要數最具含金量和前途的衙門,絕對要數詹事府了。
在這方面,就連翰林院都有所不及,要知道,翰林院每年要招進來數十名庶吉士,但是這些庶吉士至少要待上五年才能有流轉的機會,而且不是人人都有的,即便入了翰林院,能夠到部院轉遷的幾率也是三分之一左右,能夠到達高位的人都是少之又少,位列七卿,進入內閣的幾率更是小之又小。
這層層篩選,士子們本就是在搏那萬中無一的概率,所以縱然是翰林院的清流華選,也只是比其他的人多了一點優勢而已,登頂之路依舊艱難無比。
但是詹事府就不同了,詹事府的作用,就是輔佐太子處理日常政務,教導太子學習,也是太子未來登基之後的班底,但從這一點上來說,詹事府基本上就代表着光明的前途,所以對於年輕的官員來說,能夠進入詹事府,絕對是夢寐以求的事情。
而詹事府之所以沒有翰林院出名,是因為它實在是太看個人機緣了,詹事府和其他的衙門不同,並非常設的衙門,如果儲位未定,詹事府就只是虛職,通常由翰林院編修兼任。
尤其是在大明朝,這幾代皇帝立儲都不按套路出牌,所以想要進入詹事府,很大程度上更重要的是一個人的運氣。
可見這次機會的珍稀之處,也就能夠理解,為什麼一幫朝堂大佬都不惜撕破臉面,放下身段,四處奔走為了詹事府的人選而奔忙了。
而且更重要的一點是,詹事府和一般衙門不同,它和內閣一般屬於附屬衙門,內閣服務於皇帝,詹事府服務於太子。
所以在詹事府的任命上,並不能完全按照吏部的銓選流程,而更大程度上要依靠主君的個人意願,畢竟這以後是主君的班底。
就算是強行塞進去,得罪了主君,一樣沒什麼好果子吃!
當初今上被立為太子的時候,詹事府的所有人選,幾乎都是由今上一個一個自己敲定的,旁人根本插不上任何手。
如今世事變幻,當初的太子已經變成了如今的陛下,而如今的太子還是一個剛滿三個月的奶娃娃,自然不可能如當初一般自己挑選人選。
但是即便太子不能親自動手,也輪不上大臣們做主,這詹事府到底誰人能進,最終還是要看今上的意思!
這是名正言順的事情,今上如果想要將一個人打出詹事府的名單,甚至連理由都不用,和一般的官員升遷黜落大大不同……
而詹事府的機會,顯然對於官員和士子們的誘惑是致命的,畢竟考中了進士,也未必就真的能夠進入翰林院,而進了翰林院,也未必能夠殺出重圍成為朝中重臣,但是詹事府卻是一步登天的路,為何不去搏一搏呢?
所以當朱常洛祭出這個大殺器之後,原本還有反對之意的一干大臣,都瞬間噓了聲,閉口不言。
甚至內心當中還盤算着,自己要不要趕快回去找一找,自己的族中有沒有精於數算之輩,讓他們趕緊去將數算一科報考上去,這可是千載難逢的機會!
要是真的能被選入詹事府,可比什麼進士要有前途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