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過天晴,長安城的排水系統還是較為暢通的。一連多日的暴雨竟也沒有將城裏的商戶驅散多少,最熱鬧的銅鑼巷中已經開始了新一輪的採買,被雨水沖洗掉的牆皮需要新漿,吹散的紫藤花架需要新買,此起彼伏的討價還價聲飄揚在整個街市,十分熱鬧。而位於皇城西南的四橫街是有名的「官道」,這裏所居住的皆是達官貴人,皇親國戚,而這裏就顯得極為的安靜了,每座府邸都緊閉大門,鄰街口第六家是司景熠的府邸,巍峨氣派,門禁森嚴,只因還未封王,所以門上並無牌匾,可京城大大小小的官都知道這是哪戶人家。一輛馬車疾速駛過,停在了門前。
司景熠滿懷信心地回到了府里,一應幕僚已經聚在左廳里商議紛紛,他將今日在穆侯府所得大致和眾人說了,只在最後略微說了是侯府姐妹所提大致,眾人一向覺得司景熠為人謙虛謹慎,又想閨閣女兒家即使再聰慧,總是為自身眼界所限制,不能如同男子一般謀略深遠。更何況這些人自恃才智,要他們承認不如女子,那就真是強人所難了。所以,雖說知道二皇子從侯爺府歸來,也只覺得他是賣給穆景林一個人情。
司景熠這邊商議的正熱火朝天,六皇子就沒有那麼好的運氣了,六皇子母妃並不是個會爭寵的,宮裏的女人雖說是母憑子貴,不過更多的還有子憑母貴。二皇子便是個實打實的例子因着蕭貴妃的緣故,二皇子勢力才能發展的如此之快。司景陽在朝中勢力不如司景熠,他自然知道文武百官最為看重的還是皇子本身的實力,於是十六歲那年便自請去軍中歷練,又經歷不大不小的幾次戰爭,將自己的名聲打了出去。且在軍中的時候,六皇子慣會的拉攏人心,一介皇子的刻意拉攏,很多人對他忠心耿耿,自戰勝歸來,第一個拜見他的大臣便是兵部尚書,只因着歷年來軍需剋扣一事,司景陽剛剛上任查到這一事,便知道兵部尚書紀之閣會歸順於他。只因當年太上皇最愛東征西戰,也最為厭惡敢動軍資軍餉之人,對此行為一概是重刑制裁,甚者,株連家眷。只是沅文帝以後對這些並無之前那般重視,加上朝中重文輕武的風氣日益加重,所以有些人便開始在這些上面動了手腳。雖說穆侯爺知道此事,並對紀之閣多有彈劾,只是沅文帝正看穆景林不順眼,想要打壓,怎會輕易如了他的願,再者,這些年國州邊界雖有紛爭,大多不用開戰,沅文帝這人,只要是傷不到他,便樂得看臣子們之間斗個不停。只是穆侯爺和紀尚書是徹底交惡了。
六皇子並未多在沅文帝的聖旨上多下功夫,他自己覺得父皇腦袋吃那些丹藥吃的越發有婦人之仁了,暴亂的難民找個名頭收服不就行了,收服不了的便是那暗中挑撥之人,一刀拿下,費這樣的心思作甚!不過還有的樣子還是要有,不然怎麼能讓兵部拿下這樣的差事呢,紀之閣覬覦這件事也不是一兩天了,這些擬定奏章的事都交給他了。司景陽這些天不過是去街上散散心,朝中為虛以委蛇之事,任誰都不喜歡。
城郊靜心庵是遠近聞名的尼姑庵,往日來往的香客一直絡繹不絕,雨後新開祈福的更是多了許多。傳聞主持慧敏師太更是頗通佛道,只是平民百姓難得一見,只得七月里有一次萬師同講,能夠一睹真顏。穆初錦和穆初瑟正在前去的路上,城郊空氣清新'瀰漫着泥土的味道,一路經過鬧市喧囂,漸行漸遠。雖說是郊外,只因庵廟得皇家重視,所以一路皆是青磚修葺的平坦大道,與官路看起來並無二異。穆初瑟是個不信鬼神之說的,她在現代歲尾一介靈魂,但是所接受的都是現代化科學的理念,再者,她在那種氛圍中浸淫已久,甚至比之長安城的年月還要多上許多。只是,能人異士不可小覷,姐姐若是真的想要拜會慧敏師太,她也願意跟隨。她是知道的,姐姐擔負太重,自己經歷以後便靈魂到了外世,新鮮事物的衝擊將自己的仇恨沖淡了不少,姐姐卻是眼睜睜的看着親人被凌遲,家族轉瞬間便衰落,她的壓力遠遠超過自己。所以,自己總愛衝動,姐姐卻十分穩重,能夠步步為營。
從山腳下便要徒步上去,兩人縱使有侍女攙扶,也出了一身的薄汗。面前便是古樸的靜心庵,雖比不上皇城寺廟的巍峨,卻更顯的莊重虔誠。兩人剛停下來,便看到一青衣女童迎身而立,見到她倆,便笑嘻嘻的走來。
「敢問可是侯府大小姐和二小姐?」
「是我們,出門前並未告知貴庵,怎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