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速中文網 > 軍事小說 > 明末稱雄 > 第592章 放逐

第592章 放逐

    吳三桂心情極好,「這次我們一定能大賺一筆。」他笑呵呵的跟船員們宣佈。「江戶幕府禁止銀銅出口,這是在自尋死路,我估計要不了多久,朝廷就該發兵征討了。趁着眼下這個時候,我們抓緊時間多跑兩趟。」

    吳襄從兒子手裏接過帳目,仔細的看了一下,上面的數字記錄的很是詳細,一筆筆都一清二楚。

    「七萬六千餘斤銅塊,一千多萬枚日本廢銅錢,不錯。」

    祖大壽捻着自己的鬍鬚,「加起來十多萬斤了,再裝上幾萬斤的日本魚乾海鮮等就滿了。若是能把這批銅貨順利運到越南南河,獲利起碼十倍。」

    日本銀多銅也多。

    由於大漢用大炮轟開了日本的國門,日本無法再閉關鎖國。且大漢與日本簽訂了獨家貿易權,因此壟斷了對日本貿易,原來的荷蘭也無法再與日本通商。日本商人甚至已經不再出海,他們只能與大漢到日本諸開放港口的漢商貿易。

    在這種獨家壟斷貿易之下,本來就是一直入超的日本對外貿易,貿易逆差越來越大。而按大漢與日本江戶幕府簽訂的協議,大漢與日本的貿易,除了以日本出口的商品抵價外,其餘的以白銀支付。

    巨大的貿易逆差,使得日本白銀大量外流。有日本人甚至向德康家族進言,稱如此下去,百年之後日本的金將減半,而不到百年,日本將無銀可用。

    在這種情況下,最終日本江戶幕府開始縮減與大漢的貿易額度,禁止日本商船出海,同時禁止銀銅出口。

    不過一面是日本的縮減貿易額度,禁止銀銅出口,可另一方面,卻是如今日本國內的銀銅礦山大開發的時候。

    日本的石見銀山,因採用了吹灰法煉銀,白銀產量大增。而日本現在擁有年產數十萬斤銅的大銅礦二十餘座,每年產銅數百萬斤。

    日本人不是真正的銀銅不夠,而是巨大的貿易逆差,加之大漢的獨家貿易權。讓他們心裏十分不爽,而日本人知道現在大漢對日本銀銅需求巨大,因此便有了這玩火的動作。其目的,還是想讓大漢修改那苛刻的條約,改成更優惠條款。

    現在官方貿易銀銅出口量已經大減。連貿易量也大為縮減,可中國依然對銀銅需求巨大,日本國內的許多銅商其實也希望把銅賣給中國商人,以換取中國海商運來的各種生絲、蔗糖等商品。

    正是在這種形勢下,已經全族移居台灣的吳三桂父子和舅父祖大壽祖氏一族,開始做起了日本走私貿易。

    他們與日本的銅礦主暗中勾結,吳祖兩家從台灣採購各種中國商貨運到日本長崎,然後從長崎交換走日本銅商的銅料。

    大家各取所需。

    「一百斤銅才二十塊銀元,這個價格真是公道。」

    祖大壽如今也不帶兵也不打仗了,他們當初被遷到台灣後。發現朝廷果然守信,並沒有來個斬草除根之後的。

    憑着從中原帶去的財產,他們向台灣的那些土著購買了山林平原,建起了莊園,甚至還購買了不少南洋的崑崙奴。

    在台灣站穩腳後,擁有許多資金的吳祖兩家,乾脆又向造船廠訂製了商船,然後跑起了海上買賣。


    他們的這些動作,都是在官府報備過的,因此台灣地方官員對此也都准許。如今台灣跑海上做貿易的人多的是。都知道跑海商能賺錢。膽大的都向銀行,甚至向有錢人借錢,或者乾脆集只入股,大家湊錢買船辦貨。然後由船長招募船員跑船,得了利後再給股東們分紅。

    吳三桂不需要貸款也不需要借錢,他們自己有的是錢。

    中原他們無法再立足,關外的財產雖被充分,但中原的不少還都被留下了,交掉了契稅欠稅後。兩族依然可以在台灣富甲一方。

    用這些錢,兩族購買了數條船,既有新船也有舊船,然後招募了不少有經驗的水手船員,在官府報務登記,取得牌照,又交過了稅費後,吳祖兩家的這支船運行就算正式成立了。

    一開始,吳三桂是跑福建到台灣,從福建採購各種商品,如布匹鐵器工具等,運到台灣出售,再採購台灣的特產糧食、甘蔗、鹿皮、硫磺、蔗糖等物運回福建或者浙江。

    不過跑了一段時間海運後,他就發現跑台灣海峽,利潤雖然不少,但遠不如跑南洋或者東洋。

    尤其是跑日本,路途比去南洋近,可大漢卻獨家壟斷貿易權,日本的銀銅又正是中原最需要的,中國商品在日本也需求量大,這種貿易是最賺錢的。

    雖然對日貿易,由大漢東印度公司佔據了絕大多數份額,可他們吃肉,別人還是可以喝湯的。

    吳三桂改跑日本,幾趟下來,他又發現了名堂。

    最後一番折騰後,膽大的吳三桂乾脆搞起了走私。不過他這個走私只是相對日本幕府而言,在大漢這邊是不敢走私的。

    船隊從台灣基隆出港時,都是報過關的,到了日本偷偷的交易運着銅料等回去的時候,一樣還要報一次關,照常繳稅。

    但就算如此,可在眼下銀銅緊張的時候,走私銅料,依然利潤極高。

    「可惜我們的船只能回台灣,這些銅料也只能賣給大漢。」吳三桂的兄弟三輔嘆氣道。

    二十塊銀元一百斤銅,這個價格並不高。南洋地區對銅料需求極大,尤其是越南的阮氏家族,本身不產銅,可他們要對抗北面的鄭氏,需要大是的銅鑄炮,因此銅料價格高。

    甚至他們連鑄錢的銅都不足,吳三桂他們把從日本收購來的舊銅錢,運到越南阮氏地盤上,直接就能當貨幣流通。

    日本在德川家族統一江戶後,也統了日本戰國以來混亂的貨幣,實行金銀銅三貨幣流通,鑄了金判銀判和寬永通寶銅幣。鑄造了新錢後,幕府便廢除以往的舊錢,禁止流通。這些舊錢數量眾多,無法流通。便價值大大降低。

    精明的吳三桂並不是第一個收購日本廢銅錢的商人。以前許多日本商船去南洋的時候,便會帶上許多舊銅錢。不過如今日本商船不得出海,這些舊銅錢便都由中國商人收購。收購來的銅錢自然是不能運回中國使用的,融鑄的話則划不來。因此依然還是運去南洋地區,繼續做為貨幣流通。

    若是吳三桂收購的這批銅塊和銅錢能直接運去南洋,利潤極高,若能運去越南南部,甚至有得十倍毛利。

    但他們這船是在台灣官府登記過的。他們這船隊只能跑日本台灣航線,沒有申請批准,根本不能隨意的跑南洋。

    更不用說,現在銀銅都屬於朝廷急需物資,這些從日本購買到的銀銅等物,到了台灣,會被官府直接收購。雖然不會讓他們吃虧,還留有不少的利潤空間,但終究比不上直接運去越南十倍之利。

    能有五倍毛利就不得了。



  
木子藍色推薦:  隋唐大猛士  貞觀俗人  逍遙小地主  唐朝好地主  晚唐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從  海上升明帝  
隨機推薦:  劫天運  九域神皇  重生之日本大作家  修仙瑣錄  戰神狂飆  
『加入書籤,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

搜"明末稱雄"
360搜"明末稱雄"
語言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