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算是囑咐後事呢?」
「差不多,出海誰知道要去多久?一個完善的組織,只要架子在那,少了誰都能運轉,這才對。」
湖霖無言以對,許久才道:「願你能活着回來。」
「儘量。」
兩個人相視一笑,不約而同地走到了窗前,透過並不寬大的玻璃窗遠眺着模糊的海面。
…………
半個月後,陳健在黨派內部的會議上推掉了自己財務委員的職務,卸下了大部分的職業黨派成員的重擔,完整了交接,轉向了自己作坊內部有關的事務。
內部的爭論仍在繼續,各種各樣的思潮或者說是腦洞層出不窮,誰也沒有提出一個力壓其餘人的說法,爭論仍舊繼續。
陳健沒有參與討論,而是在準備詳盡的材料、組織邏輯,並不急於此時拋出自己的觀點,而是讓這些討論持續酵。
半個月,以陳健的視角來看,生了很多事。有宴請、有祝賀、有作坊事務,也有一些個人的雜事。
那些跟隨陳健來到閩城的人,大部分也有了自己的安排。
工匠們去了陳健的冶鍛作坊,開始學習擊錘的製作,準備小車床鑽刀之類的器具。
李芸等人去了陳健的化工作坊,對裏面生的反應驚嘆不已。
不過他們知道自己這一次來的正事,如先生所說,是配合這位小師弟編寫出兩套化學科的教材,完成體系。
這個體系的基礎支撐就是萬物微粒聚合的假說,並且要以此假說作為整套書的基調。
從最簡單的什麼是化學開始,到陰陽性、化合、分解、混合之類的定義,都要一一歸納出來。
陳健說,就像是幾何或是算數的開蒙課本那樣,從定義開始,一點點歸納總結。
師兄師姊們都知道這是一件大事,算得上是著書立說青史留名的大事,自然不敢怠慢。
能夠考入學宮,自然不是尋常人物。除了本職的學業,諸如算數、文學、詩歌、劍術之類都需要有一定的涉獵,每一個人的文化底子拿出來其實都比陳健要強不少。
這種編纂新書的事,這些人比起陳健更為適合。
每一天都要忙到很晚,討論一個名稱、一個定義,若是有什麼爭執的地方,就去找陳健一起商量。
萬事開頭難,編纂這本書最基礎的就是開篇的序言。
眾人除了陳健也都算得上是文采斐然,可是寫出來之後讀起來味道又欠了點火候。
師兄弟們在一起商量了半天,最終還是決定寫信給木老先生,讓他給寫一篇序言,以解釋化學到底是什麼,以及化學的意義。
序言後的開篇,則是李芸的手筆。從盤古開天的神話起源作為世界觀,引出微粒說,由此引申出來。
之後的內容,則基本就是按照這個微粒與陰陽性的類似某個時代的正負電化學的邪路開始的基礎介紹。此電化學非彼電化學,是指完全由正負陰陽來解釋問題的邪路,而非大工業下的電解正途。
這是邪路,但在此時尚算正途。
配上一些手繪的插圖和一些實驗的方法,儘可能做到按照上面畫的就可以重複完成。
儘量做到寧可囉嗦,也不要簡化一筆帶過,細之又細。
聽起來這是一項可以遺澤後世存功萬代的大好事,可是真正編寫的過程中還是枯燥而又無味的。
沉悶的久了,陳健便提出了一個算是散散心的方法,讓眾人編寫五天就休息三天,說是勞逸結合。
勞逸結合,但是這個逸卻有些像是怪異的異。
李芸信了陳健的話,就選擇了陳健說的逸法。
陳健說,想要讓更多的人接受淺顯易懂的學識,不如到街上問問人們想要知道什麼,以此來作為一種編寫累了的休息。
李芸說,既是這樣,那不妨順便再編一本書,名字就叫《為什麼》。
陳健說,還是叫《十萬個為什麼》好聽。
李芸說,不要說十萬個為什麼,就是一百個為什麼我可能都答不上來,畢竟術業有專攻。
陳健說,這不用急。咱們學科回答不了的,大可以讓別
第一百一十章 十萬個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