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可能避免地有可能出現的意識形態的衝突,同意這群人的正使入京的事也就順理成章。 .
只不過不久之後琉球之戰的消息又傳到了京城,讓原本這些人造成的轟動剛剛平靜後的京城又一次轟動起來。
殲敵三千、斬首九百、俘獲主將、陣斬副將這樣的大事,首功自然是皇帝陛下洪福齊天;次功是巡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再次功才是真正殺敵的人。
可即便這樣這件事也不小,按照福建巡撫送來的奏報,刨除掉水分不說,俘獲的樺山久高那可是在朝鮮露過面的人物。
最為重要的,則是維護了天朝的朝貢體系,若是琉球被倭人攻佔,那難免有些說不過去。
大臣們哪裏能想到貿易壟斷這樣的事,他們沒有這個眼界。同樣一件事,不同的人看到的是不同的,這取決於價值觀。無非是買櫝還珠、義不受玉這樣事的翻版。
不過大臣們並不迂腐,雖然送上來的奏章說這些人仰慕王化之類,但大臣們也知道這無非就是標榜一下為了獲得貿易的許可罷了。
略微考慮,閣臣葉向高就覺得這件事的確沒有什麼壞處。按他想,這樣一來這群人和日本的貿易就會斷絕;而這些人既然是為了貿易而來,只要掐住貿易這個死穴,就能讓這些人俯耳聽命。
之前的交流中也聽說這些人的故土距離這裏數萬里,沿途病死也是常事、帆船不知所蹤更是尋常,葉向高也不擔心這些人窺測社稷,否則的話這些人也不會將火槍之類的東西送來……至少他是這麼想的。
如今南部沿海亂象環生,倭寇之亂一直沒能平靜,國家到處災荒,沿海守兵不堪一戰,衛所荒馳……若是真的可以借師助剿,倒的確不失為一件好事,每年可以剩下諸多錢糧。再者,這些人不遠數萬里而來自是為了貿易,葉向高覺得這倒是一個可以利用的手段,以貿易為要挾讓這群人在沿海防備倭寇。
基本上,葉向高想的這些東西,多少有了一些外交的思維,懂得藉助外部的力量或是貿易的關係來達成一些目的。正常來說這種選擇無疑是正確的,判斷也是正確的,唯獨沒考慮到的就是陳健並不是為了貿易的利潤,不但在窺測社稷而且已經開始着手準備。
這屬於意料之外和完全不能理解的思維,想不到也屬正常。
不管怎麼說,琉球一戰,也讓一些原本反對的聲音小了許多。從大義上講,這些人不是那種逆種賊寇,站住了大義很多讀書讀傻了的人就會大為支持。
在確定了這件事屬實之後,禮部便要考慮獻俘、獎賞那些奏報中投筆從戎的書生、提高接待的規格等等之類的事。
俘虜輪不到陳健來送,這點小事也不足以讓貢品變為禮物,簡單的兩字之差涉及到意識形態,這是國本與道統,肯定是不能變的。
真要是把貢品兩個字變成了禮物,也就意味着自己承認天朝體系已經崩塌,只要道統還在這個改變是不可能的。
唯獨可以變動的,也就是一些接待的禮儀,可以適當地放寬,互相尊重一下,不需要如同琉球、朝鮮那樣三拜九叩。
消息一來一回,直到陳健進入渤海登陸登州之後才得到了琉球之戰的反應。
隨船的人這一路過得相當愜意,一路有吃有喝而且不用花錢,又沿着海岸前進,並無太大風浪。
在登州做了短暫的停留,當地的官員也來湊個熱鬧,舉行了宴會。陳健以水土不服、舟船勞頓為藉口,在登州停留了幾日,到處轉了轉。
跟着陳健一同北上的孫元化此時不可能知道,若是什麼都沒變,這個地方將是他一生的轉折點,也是滿清進入火藥時代的起始點。
陳健站在海邊,朝着北邊遠眺了一陣,其實什麼都看不到,但卻知道對面就是遼地。
如今努爾哈赤還沒有強悍到讓明廷震驚的地步,最多賣賣人參貂皮亮亮肌肉為了多賣幾個錢。
如今的登州還沒有發生那場人相食的大饑荒,還不至於出現赤地千里的場景,但也快了,最多三五年。
看得久了,跟隨他的眾人也不知道陳健在看什麼,孫元化便說:「先生可是再看蓬萊仙境?」
「仙境再美,終非人間。」
第九十七章 家國和國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