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關距離夏城最近的路是四萬一千零三十四步,這是城邑學堂中的孩子用了一旬多的時間一點點數出來的,大約是八十里路。
夏城和陽關之間是一片平原,靠近陽關丘陵逐漸增多,再往北就是連綿二三百里的大山。
兩座高山夾出的山谷平原是從北邊進入夏城土地最方便的幾條路之一,其餘的地方想要進來就要翻山,人少還行,若是多些要走很久。
山谷很寬闊,足有七八里的平坦,一條兩三步寬的小河從山谷中心流出直通草河。
小河兩側的柳樹都被砍掉築城了,一些矮小的也被不久前牧奴帶回的羊群啃食的亂七八糟。
現在這些羊群和牧奴都被暫時遷到了夏城附近,陽關城中只剩下輕壯。
原本的陽關並不高大,三步高兩步寬的城牆,外面一條壕溝倒是沒有水,只栽着一些木柵。
陽關和夏城不太一樣,不是一個正方的矩形,而是一個不規則的長方形,長約一百一十步,寬六十步。
正門前還凸出了兩個小城台,就像是牛頭上向前伸出的角。
城邑的東邊緊靠着那條小河,有幾個陶水管將河水引入城中。過了河向東五十步,是另一座新修的小城。就像是陽關的孩子,橫亘在小河上的木橋如同母親牽着孩子的手。
這座小城邑比陽關要小得多,以前是作為奴隸交易的場所。小城的側後是一排歪歪曲曲的木屋泥房,是那些定居在這裏的牧奴居住的地方,但是現在只有木屋還在,人已經遷走。
如今馬上就是十一月了,天已經涼了,暫時還沒有下雪,即便下了雪族人們暫時也不會想起該重新選城邑首領的事。
陳健在這裏住了一旬了,城邑中如今一共六百八十多人,除了自己城邑的士兵還有娥黽帶來的三十多人。
娥黽年紀比陳健還大一些,但是娥城和夏城是盟誓的兄弟之城,所以他要按照娥城的規矩叫陳健叔叔,並且很聽話得遵從着陳健的安排,既不多問也不多說,該做什麼就做什麼。
陽關中一共堆放了九萬斤的糧食,足夠這些人吃一個月……當然如果不是打仗,可以捕魚採集打獵之類,這九萬斤糧食夠六百人撐三個月。
陳健沒有多準備,一個月是部族家底所能承受的戰爭極限,也幸好陽關和夏城很近,若是三四百里之外,如今城邑的後勤最多支撐這樣規模的大戰十天。
陽關最多撐一個月,對面那些草原部族極限也就如此了,陳健想的辦法就是拖,靠着城邑拖,拖到對方自己撤走或是疲憊的時候再打,反正自己手裏還有百十名騎兵。
夏城裏的人也按照輕壯打散重新編組,奴隸們不會自發保衛城邑,但其餘人可以,沒有解體成家庭的狀況下用這種軍事化的管理並不會造成太大的影響。
所有的野民部落、解放的牧奴能湊出兩千人,加上陳健和議事會商量後,如果真到了要破城的階段可以讓奴隸去廝殺,殺一個就能解脫奴隸的身份……正常來說也不太可能出現這種情況。
城邑大部分的戰爭家底都運到了陽關,兩萬支羽箭,四百件青銅兵器,以及大量的石灰、暗中送來萬不得已使用的三十個大炮仗,以及城門前凸出的兩個城台上的需要幾個人用木絞盤上弦的大型木弓**。
陳健的計劃很簡單,如果對方敢攻城圍城,那就慢慢耗;如果對方留下人少攻城,剩下的人去打夏城,那就讓他們有去無回,大不了麥田讓他們禍害一半也要把這些人全留在這,一勞永逸。
新軍和一部分戰兵始終藏在城內,城牆上的人也不多,造成一種城中人不太多的假象,因為對面的斥候已經滲透到這附近了。
連續幾天己方斥候在山谷中都能遇到敵人,雙方小規模地交戰了幾次,勝多敗少,只是昨天敗了一次。草原上的幾個人在寒冷的秋夜裏趴在地上也不生火,幾個斥候以為起的很早沒有注意,被伏擊了,五個人只回來一個。
當初想要捅死白馬的石山握着那柄想要捅死族人的銅劍找到了陳健,希望自己帶着斥候小隊出去,找到對面的幾個斥候。當初從草原上活着回來的十二個人都想出去,陳健看了看他們已經羸弱的身體,只同意讓石山帶幾個其餘的人出去。
第四十一章 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