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瑋啊,來,來,為師給你引薦一下,這位是林孝廉,這位是黃孝廉,這位呢,是張相公,這位呢,是……」
剛到家塾,賈瑋就讓等在那兒的趙恆,叫到了後院屋中。
為他引薦已候在此處一陣子的倆名舉人和八名秀才。
孝廉便是舉人,相公也可代指秀才。這都是雅稱。
當然,若是直接以舉人和秀才的功名,作為稱呼也未嘗不可。
稱舉人為某老爺,稱秀才為某生(生員)也行。
甚至於統稱為某先生,也不為過。
若賈瑋是他們的平輩,那稱呼就多了去了,稱表字,稱號(xx居士之類的),以及以上的種種,皆可。
待趙恆一一介紹完畢,賈瑋便含笑道,「得見各位先生,在下不勝榮幸。」
這些舉人和秀才,早從趙恆口中得知賈瑋的身份,況且賈瑋又是他們的金主,皆很客氣,奉承道,「賈公子一表人材,見面勝似聞名啊。」
雙方客套了幾句,並未涉及實質。
片刻後,賈瑋道,「此處不是說話的地方。在下在東城新購了一處私宅,此後諸位臨時任教,便在此宅之內。諸位不如隨在下到此宅敘談一番,順便也認認路。」
他開了口,眾人自然毫無意見。
當下,包括趙恆在內,所有人都一齊前往東城。
這些舉人秀才,有的是自家的馬車,有的是雇的馬車,皆跟在賈瑋的馬車後面。
趙恆則與賈瑋同乘。
其實,對於他而言,今日可去可不去,但他心存好奇,想親眼看看賈瑋究竟在弄什麼,且如何同這些舉人秀才商談。
半個多時辰後,一行人抵達東城的賈瑋私第。
一入大門,就聽到前頭庭院傳來隱約的嘈雜聲響。
賈瑋知道,應該是茗煙叫來工匠,進行拆除房屋隔斷的動工了。
於是,就沒有直行向前,而是帶着眾人繞了個彎,從旁邊小徑和遊廊,穿過月亮門,前往宅院後頭的一處花園。
這花園內,有流水經過,水上有石舫,頗為寬敞。
賈瑋請眾人登上石舫,在裏面的石几旁團團坐好。
一番言笑過後,賈瑋開始書歸正傳,說道,「諸位先生,自然曉得,今年的道試將在四月初開考,在下請諸位任教,便是為此。」
他這番話一說,眾人都微微點頭。
這跟他們隱約猜測的一樣,賈瑋請他們任教的目的,應是如此。
道試也稱院試,三年兩試,考者必有童生資格,考中後便是秀才。
道試主考官是各省提學御史,即督學,北直隸也一樣,設提學御史,為最高學政官。
由於道試相對於鄉試,會試來說,自由度較大。
各地方,各提學官的做法各各不同。
道試是在各府府試之後。
有的提學官會依次按臨省內各府,進行道試。而有的提學官懶得跑動,只在省內首府,將童生們集中起來道試,稱做吊考。
這樣一來,有好處有壞處,好處就是全省只考一回,效率很高,壞處就是上萬童生湧入首府,難免會造成諸多不便。
眼下北直隸姓王的提學,就不喜跑動,數年來只是吊考。
北直隸十個州府,各州府又各下轄數個州縣不等,每次前來京城應試的外地童生,約有二三萬人。
再加上京城本城內的二三千童生,這麼多人數連貢院也容不下,因此,王提學每回都借用國子監,做為道試考場。
道試是魚躍龍門的第一關,一經取中,便有秀才功名在身。
無論哪位童生也不敢馬虎。
因此,外地童生都會提前一個月,乃至一個半月,來到京城備考。
為的是怕,路途中或因各類事情,稍有耽擱,便與道試擦肩而過。
提前來到京城,神定氣閒,不慌不忙備考,自是好處多多。
而說到備考,也並非簡單的複習,揣摩主考官的文章特點,乃至性情喜好,這是其一;
其二,背誦若干程房墨稿,也就是八股範文。
由於科考只在四書五經中取士,出題範圍偏窄,每隔數年,都會
第四十四章重要商談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