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也有些犯愁,余奚這邊不比京城和蒙縣周邊人口眾多,只要多開幾間尊味,再將吃魚的方子傳開,吃魚的人一多魚就好賣了。
余奚這邊的情況是,地多人少,百姓也多是以種田為主,連田喜樂所說的手工業和養殖業都不多。如今大家一窩蜂的都來養魚,家家戶戶都有吃不完的魚,到時賣誰去?
魚還不像米糧這種運的遠些也沒問題,這些都是活的,要裝在大桶里才能運,桶里要裝大量的水,魚裝的少了跑一趟不值;魚裝的多了,等運到地兒了,魚也死的差不多了。
雖然一開始他就不太贊同餘奚周邊大量的稻田養魚,但除了一部分種甜高粱的,大部分都要養魚,既然養了他也不能讓百姓們賠了。
雖然一開始是百姓一定要養,但真賠了他們或許就會把責任推到朝廷甚至是他的身上,想想還真是讓他挺鬱悶的。
見安宜陽被自己說的愁眉不展,田喜樂伸手將他的眉心揉開,笑道:「你也先別愁,辦法總是會有的,我們回去好好想想,沒準明兒就想到好辦法了。」
安宜陽沉悶地點了點頭,這事兒能有什麼辦法可想?除非有讓魚不死,或是死魚不腐的辦法啊,難道要把魚留到冬天凍了以後再往別處運嗎?
不說秋收秋到上凍時幾個月的人力,就是要餵的魚料也不少啊,而且凍過的魚也沒鮮魚好吃。
回去的路上,安宜陽就跟田喜樂說起冬天賣凍魚的事兒,田喜樂也覺得是個辦法,只是凍過的魚不如新鮮的好吃卻是一定的,尤其是淡水魚,凍過之後肉就會變柴了,但若是冬天先把魚做熟,再賣熟魚製品呢?
又或者把魚打出來做成美味的魚乾呢?田喜樂個人就很喜歡吃五香魚乾。冬天魚做好後還能存放很長時間,而且,咸一些的魚乾也不用等到冬天再賣,到了秋天天氣涼爽下來,即使放置很長時間也不會壞掉,這樣就能運到很遠的地方。
等割了稻,再過些日子天氣就足夠冷了,那時候可不就是做魚乾的好時候。
跟安宜陽把想法一說,安宜陽更是大力讚揚,賣做熟的魚可比賣凍魚好,雖然沒有剛做出來的好吃,可田喜樂的做魚方法也不是誰都會做的,只要做的好了也不怕賣。
當然,賣魚這件事還是要再想想,是到時候把做魚的方法教給養魚的人讓他們自己做,還是把他們的魚收上來由安宜陽找人來做。
雖說由百姓自己做,他們能多賺一些,但同樣,因每戶百姓家中的魚都不是多的離譜,而各自的廚藝也不盡相同,他們做出的東西好壞也難保,弄不好再把招牌砸了,別人的魚往後也不好賣。
還有一點,也不敢保為了多賣一些自家的魚,再出現惡意競爭的事情,到時一家壓的價比一家多,最後大家還是會賠。
還有像販賣的渠道和運輸的問題也都要考慮到,這樣算下來,還是由他們把魚收上來再加工了去賣比較適合。
當然,這件事也不急着去說,與甜高粱之前為打消百姓們的後顧之憂而提出由朝廷收購不同,後來去問了也是徵求一下百姓們的意見。
稻田養魚原本就是百姓們自己想要做的,此時若是派人去問,百姓們還沒經歷過魚不好賣的苦惱,難保不會想會不會是欽差或朝廷占他們的便宜,這樣一片好心反而會被別人當成居心不良。
所以,即使是要收魚,也要等百姓們真正體會到地廣人稀魚不好賣之後才行,到時他們再出面收魚,百姓們只會感恩戴德。
還有一點安宜陽還要好好想想,雖然他想替百姓分憂,但之前真是被皇上整的沒什麼熱情了,萬一他在這邊收魚做了賣,皇上那邊再覺得他在這邊賺了錢,然後再起什麼心思,他白忙一場不說,吃力還不討好,最後可能還要賠本。
所以安宜陽覺得收魚賣魚這個辦法可行,但最好還是不要由他們平王府出面,可到哪裏去找可用又不會讓皇上有想法的人呢?
平王府的人不行,安家的人也不行,難道要找外人嗎?可這個人選也不是那麼好找的。
當然,若是有人能幫着老百姓度過魚難賣的難關,往後還可以繼續發展稻田養魚,只要讓老百姓不損失,也不讓皇上佔便宜上癮,他倒是可以不賺這個錢。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