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家圈地擾民的罪證,慕容翌本想暫留不發,卻沒想到,這件事被鬧大了。
起因是溫家強搶百姓良田,大多數平民都不敢與官斗,都是敢怒不敢言。卻沒想到裏頭有個窮秀才,讀書人最是清高傲骨,怎麼能受此屈辱?窮秀才不甘受辱,就寫了篇歌謠,於坊間傳頌。那歌謠寫得頗有文采,朗朗上口,後來在民間越傳越廣,隨便走在街頭都能聽到小孩子唱兩句。
「溫家出了個皇貴妃,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歌謠傳到了御史言官的耳朵里,便被奏上了朝堂。
這也不算什麼大事,宗親貴族欺壓百姓,在燕京屢見不鮮,永嘉帝睜隻眼閉隻眼,對溫家略施小懲,這事也就翻篇了。
卻沒想到,有一日,溫家小公子正好與窮秀才在坊間相遇,這下好了,仇人相見分外眼紅,兩人就在熙熙攘攘的大街上打了起來。窮秀才身體虛弱,哪是溫家小公子的對手?何況,溫家小公子身邊還有惡奴相助,卯足了勁把窮秀才往死里揍。
窮秀才被打死了,在燕京熙熙攘攘的大街上,在百姓的眾目睽睽之下。
此事一出,整個士林一片譁然。
連讀書人也敢打死,溫家也太過囂張,眼裏還有沒有王法?
這下,永嘉帝也沒辦法置之不理了,在朝堂一片鼎沸中,褫奪了溫家親恩伯的爵位,下旨斥責溫府,並將溫貴妃由貴妃貶謫為淑妃,這才平了眾怒。
散朝後,永嘉帝怒氣沖沖地回了內宮。
劉喜見皇上腳步不停地往關雎宮去,忙提醒道:「陛下,今兒個是十五。」
按理,每逢初一十五,皇上都要去皇后宮裏。
皇上雖寵愛溫貴妃,不,現在應該叫淑妃了,每個月有二十多天都宿在關雎宮,卻向來尊重皇后,嫡庶分明,每逢初一十五必到坤儀宮點卯。
劉喜以為永嘉帝是氣糊塗了,忙提醒一聲。
永嘉帝卻置若罔聞。
溫淑妃洗盡鉛華,布衣荊釵地率宮人跪在關雎宮門口請罪。
「愛妃,你這是做什麼?」
永嘉帝忙上前扶她起來。
溫淑妃愧疚道:「都怪臣妾沒有好好管束家人,才令他們做出如此傷天害理之事,叫陛下為難,丟了顏面!」
「唉,你總是如此,明明不關你的事,還總愛把罪責往自己身上攬。」永嘉帝牽着她的手往內宮走,「你成天待在這關雎宮,一年到頭都見不到家裏人幾次,又怎麼能管得了這些?倒是你,平白遭此牽連,降了位份。不過你放心,過陣子風聲過去了,朕就想辦法恢復你的貴妃之位。」
溫淑妃柔柔一笑,道:「臣妾只要能在陛下身邊就好,並不在意位份高低,陛下不要為了臣妾為難。」
永嘉帝拍拍她的手,感嘆一聲,歪在軟榻上。
溫淑妃立即親自上前為他脫了靴子,殷勤的為他捏肩捶腿。
「這些事以後就交給宮女來做就行了,何必你勞累?」永嘉帝接過宮女奉上的香茗,喝上一口,感嘆,「還是你這裏待的最舒服啊!」
溫淑妃笑道:「這些小宮女做事毛毛躁躁的,不像臣妾伺候陛下多年,何況,能伺候陛下,是妾的福分。不過,今兒個是十五,皇后那裏……」
永嘉帝冷哼一聲。
「這麼多年,朕念在夫妻之情,總給他幾分體面,她卻越來越不知分寸了!你沒看到今日在朝堂上,元皓領着群臣義憤填膺的樣子。哼,他真的是在為百姓鳴冤嗎?他不過是想打壓關雎宮,打壓你而已!還有太子……朕還沒老,他是不是就急着掌權了?」
溫淑妃噤聲不言。
事關太子,國之儲君,她絕不能妄加評論。
永嘉帝嘆息一聲,道:「算了,傳膳吧。」
晚膳擺在隔壁的偏殿,宮女們提着漆紅的食盒魚貫而入,輕手輕腳地布菜擺放碗筷。
時人講究食不言寢不語,永嘉帝卻喜歡在用膳時講話,他喝了口老鴨湯,道:「這湯嘗着像是你的手藝,是你親自燉的吧?」
布菜的宮女道:「知道陛下愛吃這道湯,所以娘娘特意燉的,為了這道湯,娘娘一下午都守着爐子。」
「流螢,怎麼這麼不懂規矩?」溫淑妃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