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大驚失色,州兵怎麼會被調走?誰調走的?朕為什麼不知道?
霎時間,皇帝腦海中升起無數疑團,無數猜測,看着潘冀的眼神又疑惑不解,漸漸變得嚴厲。
潘冀似乎感覺到了,急忙解釋,豫州的州兵有一半左右回家去了,準備過節,這是慣例;另一半左右則被調到徐州,前段時間,徐州報道兄弟會在船工中串聯,徐州刺史深感本州州兵不足,請求調兵協助,於是便從豫州和揚州調兵過去,他便從揚州和豫州調了部分兵力過去,另外還有部分,在泰定病重期間,調到帝都進入禁軍中,現在豫州州兵只剩下幾百人。
大晉的兵制是兵戶制和招募制混合,這項制度最早起於兵戶制,兵戶制由太祖所創,前朝末期,天下大亂,諸侯群起,征戰不休,百姓困苦不堪,四下流竄,就如今日的流民,太祖在雍州施行屯田,屯田分為民屯和軍屯,其中參加軍屯的便屬於兵戶,兵戶世代為兵,父死子繼,兄終弟及,兵戶分配的土地要比民屯分得的要多三成,而且不繳納賦稅,但當兵也沒有軍餉。
這種兵戶制在初期發揮了巨大威力,太祖憑此掃》+》+》+》+,m.◎.c∽om平天下群雄,可正如所有制度一樣,在經歷了輝煌之後,便漸漸衰落,兵戶制也一樣。兵戶戰時是軍官的下屬,平時也是軍官的下屬,兵戶原來並不承擔勞役,可實際上,兵戶承擔了很多勞役,包括疏通河道,而且由於兵戶常年勞作,疏於訓練,而且兵戶由於在外地作戰,戰鬥**極低,故而戰鬥力很低,到了大晉中期,特別是武帝時期,武帝為了征戰大漠,決定修改兵制,決定招募勇武之士入邊軍,增強邊軍的戰鬥力,此後大晉的軍制便形成了募兵制和兵戶制混合。
泰定帝登基之初,鮮卑入侵,大晉天下搖搖欲墜,泰定帝也決定改革軍制,鑑於兵戶制下的士兵戰鬥力極差,在邊軍中全面推行招募制,招募的士兵充實邊軍,但郡國兵卻依舊是兵戶制。
故而,現在大晉軍制是招募制和兵戶制相結合,邊軍是招募制,郡國兵是兵戶制。
「你!」皇帝簡直出離憤怒,這種跨州調動,要是低於千人,可以不上報皇帝,太尉便可以自行決定,可陳國郡形勢複雜時,朝廷便曾提及動用郡國兵和州兵,那時,潘冀一個字都沒,到這會,卻豫州沒兵!
「陛下,」秋雲及時插話,阻止了皇帝的發作:「必須馬上徵召兵戶,另外,還必須立刻讓徐州兗州荊州等採取行動,阻止流民進入豫州,同時,陳國郡也必須立刻召集兵戶,先定五千,另外,虎賁衛不是還在陳國郡嗎,讓他們留在陳國郡,暫時不要回來。」
皇帝立刻採納,讓薛泌起草詔書,潘鏈苦澀的嘆口氣:「陛下,讓各地州郡阻止流民恐怕很難,他們恐怕正急匆匆的將流民趕到陳國郡,以減輕自己的負擔。」
這是大實話,流民讓各地官員頭痛,完全沒有辦法,這些人窮困潦倒,一無所有,要安置這些人,必須要有土地,要有錢,可地方官都沒有,最多也就只能將他們遣送回原籍,可即便這樣,也需要一大筆錢,而原籍的地方官也很頭痛,因為他也無法安置這些人,結果便是,這些人再次出走。
皇帝腦子嗡嗡的,他忽然想到,既然有人這樣設計,那麼肯定想到了這一,可.。。
「立刻嚴旨青州兗州,還有,揚州豫州,必須將流民留在當地,陳國郡各縣,立刻統計流民數量。」皇帝道。
「皇上,立刻命令各地設粥場,開倉放糧,」延平郡王提議道,皇帝頭:「對!薛泌,把這句加上,這很重要!八百里加急。」
皇帝憂心忡忡,御書房內的大臣們也緊張萬分,潘鏈秋雲他們告辭離開後,書房內就剩下薛泌和黃公公,薛泌很想離開,可皇帝卻將他留下了。
「潘冀是不是老了。」皇帝的怒氣未消,眼中的疑惑未消。
薛泌心中一喜,正要開口,忽然感到邊上有動靜,連忙看了眼,黃公公一動不動的站在那,他心中疑惑,改口道:「太尉恐怕也沒料到,再了,州兵調動在太尉的職權範圍內。」
「朕知道。」皇帝揮手打斷他,背手站在殿門口,看着層層殿宇,薛泌心的站在邊上,良久,皇帝才低聲:「黃公公,陳國郡有什麼消息,無論大,都要立刻報告朕,還有,讓人查一下,這事後面有
第一百七十四章強敵蹤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