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擬城市2000》這款遊戲,與《模擬人生2000》一眼看上去就有很多不同。
雖然《模擬人生2000》的操作選項其實一點也不少,但是卻沒有像是《模擬城市2000》那樣多的讓人頭皮發麻。
除了最基本的道路區塊,就是住宅區、商業區、工業區的區域劃分。而後,就是水、電、煤氣等等等等能源網絡的選項。
再往後則是市政、醫療、消防、娛樂等等板塊。
如果沒有新手教程,想要讓玩家自己搞明白這款遊戲到底好不好玩,至少需要花半個小時的時間。
其實如果從遊戲設計的角度來說,這樣一股腦把所有要素都拋給玩家的做法,是「不正確」的。
這樣會大大提高這款遊戲的門檻,讓這款遊戲的玩家大大減少。
電子遊戲最理想的模式,還是任天堂那套「易於上手,難於精通」的套路,但是真想要做到「易於上手,難於精通」又怎麼會那麼容易呢?
再說了,「易於上手,難於精通」也不是顛撲不破的真理,做什麼類型的遊戲,都要生搬硬套。
拿小說來比喻,就是所謂的黃金三章。
從理論角度來說,黃金三章有沒有它的可取之處?答案當然是有。
但是是不是任何一本小說,都必須嚴格遵守這套規則的每一個點,那就是一件十分值得商榷的事情了。
凡事都不要犯了本本主義的錯誤,也就是說不要犯教條主義的錯誤。
書上寫的東西不一定錯,但是全信了,大多數時候也不一定對。
像是模擬城市建造這類的遊戲,本身遊戲的可玩性就是在於系統的複雜程度。
甚至,其創意來源,也來自於一種逆向思維。
既然大多數遊戲玩家負責的都是破壞,那為什麼不能有一款是由玩家負責建造的遊戲呢?
破壞比建造簡單,反過來就是建造遠比破壞要難。
不像其它遊戲主角可以快意恩仇,城市建造遊戲,其實大多數時候,都是沉浸在一個又一個小麻煩當中。
比如,來城市居住的居民需要有住的地方,為居民提供了住的地方之後,他們又需要用工作的地方,而工作賺了錢後,他們又需要消費的地方。
而當住宅區、工業區、商業區都建設好之後,又面臨一個問題,怎麼能夠將這三者的關係維持在一個平衡的狀態。
甚至,《模擬城市2000》這款遊戲,比較過分的還分為了三個不同的人群。
低收入人群、中等收入人群、高收入人群。
三個群體有自己的居住區,有自己的商業區,也有自己會從事的工作。
也就是說,低等收入人群,不會去中高等消費場所消費,高收入人群也不會去從事低端的工作。
當這個城市缺少高等需求的崗位的時候,他們就是肯餓死,也不會去從事低端的工作。
而工作崗位不夠,收入也不夠,商場自然也就仆街。
玩家除了直接建設高檔社區引進城市之外的人才之外,還有一個辦法,就是在自己的城市內興辦學校,來完成對於中低端人口的教育,讓他們轉化成為高端人群。
不過,教育的價錢並不便宜,在《模擬城市2000》這款遊戲中,大多數時候,只有中等收入人群的家庭,才能夠竭盡全力,縮減開支,完成對於孩子的高等教育。
沒錯,教育會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消費,影響整座城市的商業繁榮。
而低等收入人群,想要進行中等的工作,也需要漫長的學習。
但是,不管是如何的流動,遊戲中的階層結構,始終會呈現一種金字塔的結構。
並且,還會有一定概率在精英人群中,產生出一些資本家。
這些資本家一旦出現,對於城市的影響就會變得非常大。
他們不僅會儘量壓低工人,也就是中低收入人群,以及曾經作為同類的高等收入人群的薪水,還會想盡辦法逃稅漏稅。
要知道,《模擬城市2000》中,玩家扮演的是城市的市長,而城市中所有的一切,都是通過稅收來
第六十一章 遊戲玩法上的一些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