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呢?
好吧,哭着喊着的也有,比如郭藥師,以及地上這兩攤不知所謂的貨……
「上師謬讚。」李處能只是淡笑,並不接於艮的茬,放佛沒聽懂話外之意。
「上次與任之談及土地兼併,卻未曾深入。今日便出一題供任之思考。郭藥師今日可殺,明日可殺,任其如何發展,我欲平此花脖山,皆是易如反掌。可是,除掉郭藥師,就沒有趙藥師,耶律藥師嗎?」於艮覺得應該放個大招了。
好吧,歷史上是沒有耶律藥師,卻有個完顏藥師的——郭藥師被曾吳乞買賜姓完顏。
「上師所言極是。民生維艱,食不果腹,自陳涉吳廣起,歷代皆有,並不能除之。然此等宵小,不過是為非作歹,乘着天災之時,更增加人禍。所謂劫富濟貧者,從來都是劫了富,濟了他的野心罷了。」李處能果然有見地,並且認真地思考過於艮所提出的問題。
「上師關於土地與人口的矛盾,乃王朝更替之本源,學生受益匪淺。歷代先賢,確實是從未能解決土地兼併的問題。學生私下裏認為,此乃死結,無從解之。」
「然上師卻稱,根本之道在於讓土地在財富中佔比減少,讓吃飯成為一個很小的很容易解決的問題,學生卻是百思不得其解。一畝地,產一擔糧,或者男耕女織,或者打獵放牧,佔得土地者,就佔得產出。無論你占也好,我占也好,財富總是固定。無非是你得或者我得,焉能增加?」
李處能貌似頗為苦惱。上師所言必有依據,自是不會「忽悠」——這也是於艮創造的新詞。
見師父和老師說得熱鬧,一眾弟子也聚攏過來,沃淩也呼扇着大眼睛。這個席天幕地的課堂,還真是特殊呢。中間跪着兩個殺人越貨的強人,外圍還有被二十衛士看守着的二百嘍囉。
「任之問得好,但眼界不妨再放寬些。」於艮慢慢地解釋。
這個時代對於財富的認知,還是狹隘。大概認為財富是個固定的總量吧。所以土地與人口的矛盾,還是容易理解。但或者你得,或者我得,總是零和。不患貧而患不均。富人佔了土地,道德卻不高,不肯與窮人分享……諸如此類。
「以魚叉捕魚,收穫以十記。以漁網捕魚,收穫以百計,焉知不能增加?這是技術的進步。」於艮侃侃而談。不過,後世當中,捕魚能力太強,不但河中無魚,近海亦無魚。捕魚只能去深海,動輒月余。這些就不要跟李處能說了。
「北方天冷,無霜期短,耕作也粗,畝產不過一擔。南方天熱,耕作也細,一年可兩熟乃至三熟,或可三五擔不止。此亦是本源財富之增加。」
「南方所產,卻不能濟北方,因為運輸艱難,人吃馬嚼,單以運糧計,運十不得其一。是以南方之產糧,量足即止,再產就浪費。同理,北方產皮毛肉食,亦不能運之南方。若是兩廂交通互濟,生活品質皆可提高。換言之,運輸亦可創造財富。」
「為運輸計,修橋鋪路,需大量人工和材料。修橋者脫離土地生產,亦可自足,亦是創造財富。乃至專門有人研究運輸工具,提高運輸效率,亦是創造財富。」
「總之,財富並非定值。在合理統籌之下,從事農牧者可逐步減少,亦是生產力逐步提高。這個就需要一種全新的,合理的社會制度,調配社會資源從事各行各業。而各行各業,並無尊卑高下之分……」
於艮的聲音平穩,語氣淡定,娓娓道來,再次為弟子們打開一扇大門。
這些道理在後世看來,不過是尋常知識。而此時諸弟子仍是無法深入理解。
李處能或者可以聯繫到商賈之道來理解吧。雖然此時普遍的認知,仍是商賈重利,低買高賣,可轉移財富而不創造財富……
不過沒關係,實現這些事項,需要一個大大的前提,那就是政權——慢慢來嘍!
「任之,此事初見成效,亦須十數年乃至數十年之功。臻於大成,更需要一代人乃至數代人的持續努力。這就是我以教育弟子為本的出發點。」
李處能尚來不及消化並提出疑問,更多的弟子已經到來。
郭藥師帶回了近百人。其中數十人肩扛手提,大概儘是黃白之物,果然是誠意殷殷——「黑吃黑」仍是原始積累之道啊……
另外四十餘人,則是十二歲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