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正副班長以及日籍軍隊中班長的手中。
與上一世國內侵權仿製不同,徐衛自然不會在這方面讓別人詬病,於是在軍工廠竣工後他便聯繫毛瑟廠購買了毛瑟軍用手槍的生產專利,就連改進後的自動手槍專利也主動讓與了毛瑟廠。
毛瑟手槍在後世影響極大,很多文章中都有對它的描寫,其中徐衛印象最深的就是關於毛瑟手槍由於後坐力大、槍口上跳較大,連發射擊時的準確性不高,歐洲人都認為不適合連發射擊的介紹。
文中稱當時國人充分發揮了五千年以來積累的聰明才智,提出的一個簡便的方法,解決了槍口上跳的難題,即將毛瑟手槍的橫向或斜向展開射擊,橫打使上下跳動變為掃射,提高了命中率。
在這一世,徐衛專門就提高其命中率方面做了實驗,但得出的結論卻是毛瑟手槍橫打並不能提高其準確性。
其實,毛瑟手槍的後坐力很大,正常連發射擊時,槍管會垂直晃動,除第一發比較準確,第二發以後的子彈的落點會高出目標數米,如果將槍身橫過來射擊,由於喪失準星照門的瞄準線,只能靠餘光概略瞄準,再加上單手橫向據槍的彆扭,連第一發的命中率都不能保證,橫向射擊也會使子彈的散步更大。
其實在後世,毛瑟手槍的射擊。軍隊和民間武裝並不相同,正規軍隊大多在安裝槍托情況下射擊,據槍姿勢也很標準,而游擊隊、土匪和民間武裝在多數情況下。不使用木盒槍托,僅單手射擊。
實際打過毛瑟手槍的射手會有體會,該槍巨大的後坐力,導致無槍托單手全自動射擊時,根本無法保證槍身的可控。基本都是瞎打,所以無托單手據槍只適合單發射擊,電影裏好漢們雙槍連發的情景都是胡扯的。
不過,這篇文章的解釋的錯誤並不是表示毛瑟軍用手槍這種使用方式錯誤,毛瑟軍用手槍的橫打雖然不能解決命中率,卻能解決很多其他的問題。
舊時國人的軍隊單手無托射擊時之所以要將槍身橫來呢,其原因非常簡單,究其緣由則是避免拋出的子彈殼燙着自己,因為毛瑟軍用手槍的拋殼方式為彈殼向槍身後上方飛出。
當使用槍托抵肩據槍的射擊姿態,手槍發射後的彈殼正好向後越過射手的頭頂。飛到射手身後,這樣無論什麼角度和姿態彈殼都不會打中射手,但是單手無托射擊時,問題就來了,如果手臂伸直,槍身垂直,射擊時拋出的彈殼向後飛行,正好砸到射手的臉上,這會極大地影響和干擾射手的射擊,所以比較簡便的方法式將槍身斜着發射。讓子彈殼向斜後方拋出。
至於歐洲人為何很少見到橫向據槍射擊,原因也很簡單,因為大部分歐洲人在使用毛瑟手槍的時候看,都是安裝槍托抵肩射擊的。他們很少採用單手不抵肩的這種命中率很不靠譜的射擊姿勢。
有了這個結論,徐衛在訓練士兵的時候着重強調了使用姿勢的正確性,任何非指定姿勢的任性行為都是嚴厲制止的,這一點在日籍士兵的身上得到充分的發揮,他們在使用毛瑟軍用手槍方面正規程度比已經使用了兩三年的華人軍隊還要標準,精確度還要高。
渡邊幸野一邊將毛瑟軍用手槍槍托抵肩。時刻保持着絕對的警覺性,一邊帶領自己的班向前突擊,當碰到抵抗時能夠用毛瑟軍用手槍解決的就用毛瑟軍用手槍解決,不能用手槍解決的就用懸掛在自己身上的手雷招呼,只有在突然相遇的情況下才與維新政府的軍隊發生白刃戰。
「班長,小心!」在渡邊幸野等人轉到一處拐角地方的時候,他旁邊的一名士兵突然飛身將他壓在身下,而就在這時,拐角的地方突然伸出一支槍口,隨後便「突突突」的噴射出連續的火舌,聽聲音便知道是日制的哈奇開斯重機槍,顯然這裏是一處隱蔽的重機槍陣地。
渡邊幸野雖然成功躲過了機槍的掃射,但他身後的士兵卻沒有這麼好的運氣,突如其來的射擊瞬間打中兩名士兵的身上,其中一名士兵被子彈打在腰上,將他的整個身體攔腰打斷,死的不能再死,而另一名則是打在腿上,還算幸運只是將整個腿打斷,躺在地上不斷哀嚎。
維新政府這處重機槍陣地處於防線的制高點,在戰壕內還能夠提供隱蔽,一旦走出戰壕或者從拐角進入交通壕都會被重機槍射中,並且重機槍的掩體雖是用木頭修建,但卻用泥土覆蓋,頂部還
第三百四十九章拖垮維新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