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嘉倉是大唐的第一糧倉,能夠儲存多少糧食,就是在上一世都是一個驚人的數字,而在現在這個時代,更是關中地區災荒時期開倉放糧的重要保障,一個含嘉倉的儲量,就等於是整個大唐一半糧倉的儲量,於是足以想見,這個糧倉對於大唐的重要性!
敢於打它主意的人恐怕不多,而且要拿皇家糧倉來中飽私囊,如果被現,這個罪名恐怕不是任何人能夠擔待的起的。
但提起含嘉倉,就不得不提它的前身回洛倉,當年前隋把糧倉建在了洛陽城外,隋末天下大亂,李密趁機奪取回洛倉,頓時置洛陽城陷入無糧之境地。
而手握糧草的李密底氣大增,更讓隋統治者恐懼的是,糧食不單是解決溫飽的關鍵,更是成為了瓦崗軍吸附民心的資本,大量饑民和缺糧的義軍紛紛投奔瓦崗軍,於是瓦崗軍一時名聲大振、實力巨升。
雖然後來因為多種因素,瓦崗軍起義沒能成功,但李密搶佔糧草的成功戰略,卻成為另一個有心人的教訓經驗,這個人就是皇爺爺李世民。
李世民看到了糧倉在城外的弊端,他決定在洛陽城內建立糧倉,以免重蹈當年前隋把糧倉建於城外,容易被人佔領的笨蛋決定。
於是這個被李世民精心設計了地理位置的糧倉:含嘉倉,便被建在了洛陽城內。含嘉倉不僅供應洛陽城裏的糧食,還起着關東和關中之間漕米轉運站的作用。
隨着含嘉倉的日益擴大、儲量增長,回洛倉繼續被用來儲糧的作用便越來越小,到了如今,甚至可以說是成了大唐王朝的雞肋糧倉。
那麼,既然開始不被朝廷重視,自然就會給有心人留下有機可趁的空子可鑽,李弘認為,三大倉中最有可能出現投機倒把現象的,必定是回洛倉。
李素節玩味兒的看着李弘,空空的茶杯被捏在手裏轉悠着,想了下問道:「那為什麼不可能是黎陽倉?回洛倉在城外,是容易被有心人用來投機倒把、中飽私囊,但黎陽倉離洛陽更遠啊,豈不是更適合他們暗中私賣?」
「黎陽倉風險太大,如今的風險甚至比含嘉倉的風險還大,這遼東還在進行戰事,要是他們敢私賣黎陽倉的糧食,估計都不用問罪可以直接砍頭的。黎陽倉向來都是徵收糧食後,要麼是走永濟渠或者黃河然後運往洛陽,要麼就是往東北方向,繼續水運到幽州,供給遼東前線的將士,不戰之時,那裏的糧倉就如含嘉倉一樣,需要保證糧食足夠八萬人吃一年,所以可能性也很小,但也不是沒有可能性。」李弘斟酌了下說道。
「那現在怎麼辦?」李素節感覺讓李弘這麼頭頭是道的一分析,眼前一下子豁然開朗了很多,不再像剛一開始時,簡直就像是個瞎子,一會兒擔心含嘉倉,一會兒擔心黎陽倉,或者是憂心回洛倉。
「不知道。」李弘看着李素節,乾脆的說道。
「不知道?我跟老三給你提供了這麼多線索,你告訴我不知道?」李素節放下手裏的茶杯,睜大眼睛問道。
「老三李上金在哪裏?益州!那是劍南道!黎陽倉在哪裏?還在這河南道衛州,中間隔着一個京畿道,所以肯定不會是黎陽倉,對不對?」李弘從李素節的書房翻了半天,翻出一張老地圖,看了看說道。
「不錯,那怎麼了?」
「那麼就剩下含嘉倉跟回洛倉有問題,所以就只能等啊,等老三那邊有進展了,我們這邊才能行動。」
「你就這麼篤定那黎陽倉沒問題?」李素節深表懷疑。
李弘看着不以為然的李素節,伸出一根指頭指了指頭頂,說道:「父皇這一輩子的憾事就是沒有御駕親征過,想要效仿皇爺爺當年馳騁疆場的夢想不是一天兩天了,前些日子想要派兵西行替卑路斯復國,被我在朝堂上硬生生的給拒了。現在聽母后說,這段時間一下朝,就站在遼東地圖那裏呆,我估計這是又惦記上打算開春後想要征遼東了,你說,既然父皇惦記上遼東戰事了,那黎陽倉敢出差錯?如果父皇御駕親征,這黎陽倉還不得堆滿了糧食等着父皇?而且,恐怕早有人把父皇盯着遼東地圖一事兒傳出去了,這黎陽倉啊,八成的可能是沒問題的。」
李素節對於朝堂之事知之甚少,聽了李弘的分析後,也只能是默默的點頭同意其觀點。
看着有些神色黯然的李素節,李弘笑了下說道:
361 猜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