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關羽和張飛早在那裏爭得面紅耳赤。
以關羽和張飛的看法,既然黃順當着眾人的面宣佈,他效忠的對象是諸葛亮。若劉備還要一味拉攏他,不但徒勞,還有挖人牆角的小人之嫌。
畢竟,諸葛亮走進黃順的世界時,黃順還是個孩子,小時候的印象是根深蒂固的。他既然認準了諸葛亮,就不會輕易改變心意。
再說,諸葛亮早已對劉備表明心跡,早就在為劉備效力,他的人自然就是劉備的人,沒區別。
但劉備有更深層的考慮。現在自己勢弱力孤,什麼都聽六姓擺佈。雙方幾乎沒有矛盾。但自己豈是受人擺佈之輩。日後實力強大後,定要奪回主動權。屆時,自己與六姓之間的關係,還能否與現在般融洽,誰也說不好。
黃順說是效忠諸葛亮,其實,跟自由身一樣。諸葛亮就不是正經主子,他們又是親戚關係。諸葛亮根本約束不了黃順。說到底,此時的黃順,仍是六姓的人。
日後一旦自己跟六姓鬧翻,已經在自己麾下效勞的六姓中人,自己有把握籠絡住他們。而他們自己,也不會輕易轉換門庭,大概率會以「忠孝不能兩全」為理由,繼續跟隨自己。包括諸葛亮,也是如此。
但黃順就不同,自己籠絡人的手段,用不到他身上。因為他可以不在自己身邊,自己天大本事也施展不出來,無法影響到他。
而黃順,離開自己,離開諸葛亮,也沒有任何心理壓力,即使有可能成為敵對關係。
所以,雖然黃順現在實際上就是在為自己效力,但名分更為重要。一旦君臣關係定了,就相當於一紙婚書,一個女子的一生,都要受其影響。
雙方觀點對立。關羽和張飛是劉備的結拜兄弟,最早跟隨劉備。是以在劉備面前,沒有任何顧忌,有什麼說什麼。直到馬良等人趕到,仍在各抒己見,互不相讓。
張飛見到馬良,馬上拉着他過來,讓他評理。馬良哪能如他們般,隨便品評劉備,斟酌着字眼,小心說道:「萬事有輕重緩急,當前,曹操才是大敵,而黃順的事,卻是將來才有可能出問題。所以,此事,似乎可以暫緩。
不過,若主公愛才,一心要得到黃順,也不是沒有辦法。」
馬良的話,三兄弟各聽所需。關羽和張飛聽後一攤手,大笑:「看吧,還是我們的意見對。」
劉備也是眼前一亮,急道:「什麼辦法,快說說看。」
馬良便道:「黃順服氣諸葛亮,這在襄陽十姓中人盡皆知,他又是出了名的貪圖享受。若他屬意諸葛亮,主公即使天大本事,也拉不過來。
不過,他意志堅定,不代表其他人同樣如此。若主公能夠說服其他人,以他們的關係,不消主公動作,他們自己就會去說服黃順,跟他們同進退。」
劉備拍手叫絕:「沒錯,正面進攻不行,就側面迂迴。此計深合兵法。就這麼辦,而且事不宜遲,今晚就辦,我們這就分頭行動。」
向龐此時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議:「年輕人,最喜熱鬧,崇尚戰功。若能帶他們,打一場有把握的勝仗。再許諾以後也讓他們領兵。相信抓住他們不難。」
此計,劉備也是欣然接受。身處荊州北大門,尋機打一場勝仗,對劉備來說,如出兵狩獵般容易。
此時,毫不知情的黃順,正與白雪和程瑤,圍坐在天井裏,搖着蒲扇納涼。經不住程瑤糾纏,黃順在給她與白雪講趙氏孤兒的故事。
其他六人處,都有劉備專門安排的人手去遊說。負責遊說馬謖的自然是馬良,馬良素知馬謖機警,怕自己不能勝任,又拉了劉備親自上陣。
馬謖白天裏見識過劉備的籠絡功力,一番婉言交涉無果後,馬謖果斷用了拖字訣,表示自己沒有主見,只要其他人都同意,他便同意。都是從小玩到大的夥伴,在一起才是最開心的事。
劉備不放心,仍不放棄拉攏,直到從其他五人處都得到勝利的消息,劉備這才放心,帶着馬良告辭。
劉備一走,馬謖立刻就去找林卓等人。一碰頭,便知劉備也派人找了他們。而且,聽林卓的說法,他已經答應來人出仕了!
馬謖一合計,得,今晚別睡了,找齊他們,一起找黃順去。是一起出仕,還是回襄陽做逍遙少爺,就看今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