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易專情,皇帝見到了夢中的神女,心心念念娶她為妻,自然聽不進任何人的勸導。少年皇帝第一次如此沉得住氣,約束着李忠一直沒有說出去,等到禮部把皇帝大婚禮儀準備的差不多了,秀女即將入宮之前,皇帝才表露出來。
「你要親臨選秀?」夏太后驚訝道,大明沒有這樣的規矩,都是太后太妃之類的女眷甄選,畢竟這些秀女還有落選的,讓外男看去了怎麼辦。皇帝也不是那等色中惡鬼,所有秀女來者不拒。
「是,母后。朕大婚之後將要親政,事事親力親為才好,不如從選秀大婚開始。」
「好,好,太好了,親政好,你去吧。皇兒和你表姐也見過,到時也好再瞧瞧。哀家早說過她秀外慧中、雍容大氣,再不會錯了。」夏太后十分高興,親政的皇帝和未成年的皇帝是完全不同的,即便夏太后出身寒微,這些年耳濡目染下來也懂了。
「只恐禮部不同意,朕參與選秀,未有前例。」皇帝為難道。
「前例,前例!當官的個個都要前例,不是瞧不起我們母子,看不得我出身不好,不懂這些。皇帝,你是讀過聖賢書的,你可要拿定主意,別讓那些人牽着鼻子走!」這些日子商量大婚禮儀,夏太后沒少和禮部官員扯皮。禮部官員當然是尊重太后的,只是說道關鍵處,擺出一張臉「你是不是腦子有病」「這是慣例啊你居然不知道」「天!居然要和這個智障解釋寶寶心累」,夏太后一輩子最精通的技能是看臉色,禮部官員瞧不起她,她窩火得很。
「不如由母后下旨,選秀之時,朕賜如意便定為皇后,由您下旨,禮部官員也不好說什麼。」皇帝攛掇道。
「只如意嗎?那妃嬪怎麼辦?要不賜大小如意吧。」夏太后對自己的侄女兒做皇后毫不懷疑,即便如此兒子才是和她最親的,選妃嬪也不能大意。今日是他兒子例行請安呆的時間最久的,夏太后心裏高興,心想還是要娶了媳婦有人規勸照顧,才知道老娘的好。
皇帝遲疑了一下,道:「不若皇后賜如意,妃嬪賜絹花,母后覺得呢?」
「也好,等選秀那日,母后下旨。」夏太后點頭同意。
「為什麼不現在下?」
「你個傻孩子,是要打他們個措手不及,現在下旨,那些禮部當官兒的又來嘀咕,煩人得很。兒啊,你可學着些,你在朝上也是如此,別讓那些大臣牽着鼻子走。」夏太后叮囑道。
「是,兒子謹記。」皇帝作揖行禮,這是他第一次欺騙算計夏太后,不過想必日後不會少的。
選秀當日,張太皇太后、夏太后同臨,夏太后的旨意一出,果然打懵了禮部官員。不過禮部官員比想像中更淡定,初選是他們進行的,秀女都是小官或平民之家,誰做皇后和她們都沒關係。反正是讓太后、皇帝在劃定範圍內選擇,怎麼選都一樣。
錢晶晶作為嚴立德的養女,在此次選秀中是身份一流的那一撥,和夏太后的侄女兒等其他勛貴家等父兄無官無爵,但祖輩有身份的秀女一起覲見。
高台上坐的是張太皇太后、夏太后、賢太妃、德太妃、王太妃和劉太妃,此次選秀不止選皇后、妃嬪,還要給藩王確立正妃、側妃,任務繁重。人人感嘆,這屆的秀女真是大有造化。
選秀的程序稀疏平常,能站在一起的資質都差不多,只是在夏太后看來,她侄女兒自然是萬中無一的好。這些秀女也落落大方,能排在第一排,基本都是內定的,是不許給皇帝,也要許給藩王。果然,他們第一排五名秀女款款而入,隨便問了些問題,皇帝的貼身太監出來了,身後跟着捧了玉如意和綢緞絹花托盤的小太監。
「瞧瞧,皇帝還着急了呢,哀家說他們小兒女兩情相悅。」夏太后喜滋滋道,隨意看着李忠送東西,丁點兒都不擔心。賢太妃坐在右下首忍不住翻了個白眼,不是又要出一個皇后嗎?都不是你們慶陽伯府本枝,高興個什麼勁兒。
上面幾位貴人聊得高興,下面李忠借着身形遮掩,飛快把玉如意和絹花送到參選秀女手中,面南而立,高聲唱喏:「仰承太皇太后、皇太后慈諭,冊舉人錢則達之女為皇后,責禮部有司負責大婚禮儀。」「仰承太皇太后、皇太后慈諭,着京畿人士夏安之女、謝齊發之女、胡云之女、鍾文珉之女入宮侍奉。」
「臣妾謹遵懿旨,謝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