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帝葬禮過後,群臣為他上了諡號,孝宗,從此弘治皇帝,又稱孝宗皇帝,嚴立德終於可以把自己早已習慣的稱呼用出來了。
然後是新帝登基,老實說沒什麼新奇的,朝上有很多三朝元老、四朝元老,當年土木之變後,大明皇帝一會兒被俘,一會兒復辟的,他們都見識過,大風大浪里過來的,朱厚照登基稱得上了按部班、波瀾不驚。
朱厚照在做太子的時候,性情為朝臣熟知,基本可用聰慧貪玩四個字來概括。這沒什麼,內閣老臣家中從孫兒、重孫和太子年紀一樣大,一樣貪玩。朝政有老臣們把關,朱厚照願意繼承孝宗遺志繼續改革,發揚弘治中興的成果,當然好;若是他只想當個隨心所欲玩樂的皇帝也沒關係,朝政沒了皇帝依然轉着走,可誰也沒想到朱厚照比他們想像得更肆無忌憚。
新帝登基,自然要提拔舊時舊人,何鼎自請辭去司禮監職位,入皇陵為孝宗守孝,朱厚照以「積年老人,勞苦功高」為由沒有允許。何鼎不明白,若是新帝有留他的意思,為什麼先帝葬禮期間,劉瑾是這個德行?何鼎本以為劉瑾擺明車馬的搶權利,是新帝默許,現在新帝來這一出,他也鬧不明白了。不過謙虛些總沒錯的,何鼎再次請求,皇帝說:「朝上那麼多閣老大臣,他們也沒有因為父皇的去世離開自己的職位,何公公與他們一樣,又何必離開呢?」
這句話聽着好像哪裏不對哦?
朱厚照沒有提拔劉瑾做太監的最高職位司禮監,而是讓他掌管鐘鼓司。大明由內臣掌管的有二十四衙門,其中包括十二監、四司、八局,人們往往尊稱宦官內臣為「太監」「公公」,監字是從十二監來的,首領才稱監、公。
而鐘鼓司的首要職責是出朝鐘鼓,另外負責宮內樂舞、演戲、雜耍等事,看上去像是宮中娛樂機構,符合皇帝一向玩鬧的性子。可別忘了,鐘鼓司「凡聖駕朝聖母回宮以及萬壽節、冬至節和年節升殿回宮之時,也在皇帝前演奏樂曲,迎導宮中升座承應。」日後鐘鼓司會更名為禮儀院,禮儀院這個名字更能代表他的本質。鐘鼓司在二十四衙門中是上等的、油水豐厚的衙門,賞賜給舊臣劉瑾,可以理解。
此時先帝孝期未出,劉瑾在宮中大肆排演節目,居喪守孝,嚴格一點說笑都是忌諱,更何況舞樂。御史知道這個消息,連上摺子,把劉瑾罵個狗血淋頭,皇帝以為「縱容」「御下不嚴」也被言官罵了一頓。誰知罵過之後,毫無改進。
御史不起作用,還有擔任着輔政大臣職位的劉健、李東陽、謝遷勸阻,劉健擔任首輔,加少傅兼太子太傅後,又加少師兼太子太師,拜吏部尚書、華蓋殿大學士,頭銜很長,他已經是朝中第一人了。劉健的勸阻仿佛起了點兒作用,宮中鐘鼓司停了三天,這三天是劉健臉面的價值,之後又恢復了。
劉健苦口婆心的勸皇帝,「先帝新喪,陛下當守孝為要。先帝身前慈陛下,陛下亦當盡人子之禮。」
「劉公說的是,朕心裏也難受,可傷心不再表面功夫,父皇想必也希望朕早日走出傷痛。帝王以日代年,父皇身前執意為我娶妻,不是想着我早日開枝散葉嗎?父皇不在意這些虛禮,朕是知道的,劉公也該知道。」朱厚照現在已經坐上了飛龍浮雕的寶座,不是那個能聽進人言的聰慧太子了。
劉健無奈,在前朝沒有辦法,只能從後宮找突破口了。夏皇后剛剛嫁入宮中,據小道消息還是處子之身,皇帝好漁色、好逸樂,先帝選皇后都時候特意挑了姿容出色的夏皇后,可惜依舊無法贏得皇帝親眼。現在唯一的突破口,在太后張氏身上了。
自先帝去後,太后每日哭泣,鬱結於心。多年相濡以沫的夫妻感情,尤其孝宗至始至終只有張太后一個女人,這樣情深義重的丈夫去世如何能不悲哀。
劉健和其他幾位閣老商議之後,求見了太后。
「太后娘娘,您不能再沉浸在悲傷中啊。先帝去了,還有陛下啊。」
「陛下有你們輔佐,有皇后照料,哪兒有需要我操心的。」張皇后恨不得跟着丈夫去了,擦了擦眼淚道:「可憐先帝壯年早逝……」
「娘娘,您在宮中,難道沒聽見鐘鼓司大肆排演歌舞的消息嗎?」
「知道,皇帝和我說過。先帝在時提倡禮樂教化,皇帝現在排演的歌舞是等到先帝周年、三年時候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