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公孫歸一的思感和三佛的溝通,佛界的一切也傳入他的腦內。
將佛和眾生分為十大類,或稱十界,其中四類是「聖者。
聖者四聖超出欲、色、無色三界,脫離生死輪迴,已得解脫的四種「聖者」。
1、佛佛陀的簡稱,意為覺者,有自覺(自己已經覺悟)、覺他(能令他人覺悟)、覺行圓滿(自己的覺悟達到了究竟圓滿)三種含義。
具此三覺名之為佛;如釋迦牟經佛、阿彌陀佛等。
佛教以佛為四聖中最高者,謂對宇宙間一切事理無不通達明了。
《摩訶般若經·道行品》稱:「通達實義故名為佛」,「如實知一切法故名為佛」。
學佛成佛是佛教徒所要達到的最高目的。
佛陀包含了「斷」、「證」、「功德」、「四身」、「五智」。
「斷」指斬斷一切煩惱障和所知障的涅盤境界。
「證」指徹悟二諦和萬事萬物的體性和事相。
「功德」指斷證所獲得的身口意不可思議的無量功德。
「四身」指法身、報身、應身、化身。
「五智」指大圓鏡智、平等性智、妙觀察智、成所作智、法界體性智。
「無上」指超越一切凡聖,無與倫比。
佛陀修行的程序很繁瑣,修行者要明白「四聖諦」,做到「十善業道」,結下「十二因緣」,經過六度、六波羅蜜,成為大慈大悲的佛。
2、菩薩菩提薩埵的略稱,意為「覺有情」或「大道心眾生」。
即覺悟的有情,有自覺、覺他兩種含義,但缺「覺行圓滿」。
故次於佛。
龍樹《十住毗婆沙論》卷二稱:「菩提名上道,薩埵名深心,深樂菩提,故名菩提薩埵。
」除了一般菩薩外,還有像觀音、地藏、文殊、普賢一類的」大菩薩「,梵文是mahāsattva,中文譯音是摩訶薩,又意譯為「大士、聖士、開士」等名稱。
佛經中所舉出菩薩的異名有:開士、大士、尊人、聖士、超士、無上、自在、勇健、大道心成眾生、身業無失語業無失意業無失、身業清淨語業清淨意業清淨、身業無動語業無動意業無動等。
佛和菩薩皆是大乘聖者。
3、緣覺辟支迦佛陀之意譯,亦作「獨覺」或辟支佛。
據佛教解釋,多出在無佛之世。
因根性較利,自己觀察當前事緣而能悟道,故名緣覺。
又因不待師友指點,自然悟道,亦稱「獨覺」。
《大智度論》卷十八稱:「辟支佛有二種,一名獨覺,二名因緣覺。
」在三乘中屬中乘聖者。
十二因緣,亦名十二有支,有即世間所有,支即文分,謂所有生死流轉,皆不出這十二支分。
第一無明是疑暗義,為煩惱的通稱,因屬於心意的想計,故亦名惑。
第二行是造作義,依疑暗的念頭,而有所造作,因屬於身口的行為,故亦名業。
這二支,是過去世的二因。
由於過去因熟,乃生現-在世的五果:即第三識,謂今生投胎的知識,或升天,或入地獄,乃至驢胎馬腹,皆由此一念為前導。
第四名色,名指心,謂其但有名而無質,色指質,屬於色法,此時六根尚未成,但有名色而已。
第五六入,是六根逐漸完具,將出胎之時。
第六觸,是出胎後,與環境接觸也。
第七受,是畢生根塵識,所領受的苦樂遭遇也。
由現世的遭遇,複種三因。
第八愛,於環境生種種愛欲也。
第九取,因愛着生起執取之念也。
第十有,既由愛取,興起諸業,必有當來之果,故名為有。
這三因中,愛取同於無明,有同於行。
由現-在世三因,再生未來世二果:第十一生,為未來的受生,第十二老死,既有生,當然必須老死。
以上共十二支,包括三世起惑、造業、受生、的一切因果,周而復始,至於無窮。
4、聲聞意為聽聞佛陀言教的覺悟者。
《法華經·信解品》稱:「以佛道聲,令一切聞。
」聲聞,一般又可分為四級,即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和阿羅漢果,通稱為四果聖人,以阿羅漢為最高。
在三乘中屬小乘聖者。
聲聞四果-須陀洹果。
[出金剛經疏]一須陀洹果梵語須陀洹。
華言入流。
又名預流。
即初果也。
謂此人斷三界見惑盡。
預入聖道法流。
故名入流。
(三界者。
欲界。
色界。
無色界也。
)聲聞四果-斯陀含果。
二斯陀含果梵語斯陀含。
華言一來。
即第二果也。
謂此人於欲界九品思惑中。
斷前六品盡。
後三品猶在。
須更來欲界一番受生。
故名一來。
(思惑者。
謂眼等五根對色等五塵。
心起貪受。
迷惑不了也。
九品得。
於上中下三品中又各分三品也。
)三阿那含果梵語阿那含。
華言不來。
即第三果也。
謂此人斷欲界後三品思惑盡。
更不來欲界受生。
故名不來。
聲聞四果-阿羅漢果。
四阿羅漢果梵語阿羅漢。
華言無學。
即第四果也。
謂此人斷色界無色界思惑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