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策府對於離石周邊無主田地的清查統計工作已經完成,各項數字擺在了天策上將呂布的面前,讓他一點都高興不起來。
清查統計出來的無主田地數量有點多,以離石為中心,皋狼、藺縣、中陽附近有三十萬畝的田地無人耕種。呂布目前控制的人口,只是離石方圓三十里範圍的幾萬人,僅靠這點人來種田供養,天策軍會被餓死的。
黃巾起義以來,對各地最大的損害就是人口消減和流失。
為了壯大聲勢,起初領頭造反的一伙人,身邊不會缺乏真正喪失了勞動資料的赤貧者,但造反的大旗豎起來之後,他們就開始拉那些原本還能勉強維持生計的窮困戶來入伙,等這些窮困戶加入進來,勢力就壯大了,他們就可以通過搶掠的方式消滅中等農戶和富戶,把更多不願意造反的人裹挾進來。
白波亂軍是黃巾軍的餘孽,起事的方式跟黃巾軍毫無二致,他們在西河郡和河東郡鬧出來的亂子,就像一場從山頂開始滑動的泥石流,所過之處,面目全非!
看着將要被撂荒的大片田地,呂布真是心疼。如果這些田地裏面都種上莊稼,到了秋天,就是金燦燦、黃澄澄的糧食,就可以養活更多的人,就可以變成壯大的實力。
可惜,任何的假設都不能解決實際問題。
人口,才是關鍵啊!
為了不使大量的田地被荒廢,呂布緊急召開了一次關於大力在離石周邊開展軍屯的會議。
呂布對與會的文武屬下說:「離石周邊四縣,靠近黃河河道,田地平坦,東面又有從呂梁山中流出的河水用來灌溉,利於種植黍米、小麥、大豆、小豆等莊稼。經過衛從事帶人進行統計,四縣之內有近三十萬畝的田地被荒棄,這些田地被荒棄的時間不長,稍加侍弄,就可耕種。」
「天策軍初至離石,專門張貼過撫民告示,我們不能從百姓口中奪食,所以糧食的問題只有兩個途徑來解決,一個是從外面購買,一個是自己種。天策軍雖然攢了一些錢財,但不足以支持常年從外購糧。何況,以并州目前的狀況,有錢也未必可以買到糧食。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天策軍想要在西河站穩腳跟,還得從屯田開始做起。」
盧植接着呂布的話說:「軍屯之法,大漢立國以來便有之,在河西一帶屯戍的將士,不僅解決了自己的吃糧問題,還能向朝廷上繳稅賦糧秣。天策軍有兩萬精壯士兵,只要組織得當,今年至少可以將二十萬畝田地耕種出來。諸位頭領務必要將屯田之事當成首務,身先士卒,儘快行動。」
中營主將高順首先表態說:「屬下堅決擁護軍屯之策!開始軍屯之前,有兩個難題還需府中儘快解決。第一,軍屯雖然重要,但於天策軍而言,卻是副業,為了確保離石周邊的安全,須有一支隨時可以出戰的部隊擔負警戒和作戰的任務,屬下以為這支部隊的人數不可少於五千,平時不參與勞作,以操練廝殺為主。」
「第二,推行軍屯,需要大量的農具,還需有耕種經驗的農夫指導。建議天策府儘快從太原和上黨購置農具,並僱傭一些老農前來西河幫助屯田。」
每到關鍵時候,高順總是毫不猶豫的表態,而且提出的建議也是切中要害,讓人信服。
見高順已經表態,其餘各營主將自然不會發出不同的聲音。屯田再苦,也不會比人馬一起餓肚子更苦。軍屯的事情,關乎天策軍的生存,沒人敢大意。
經過一番商議,不參與軍屯的常備作戰部隊人數被限定在五千人以內,主要由飛騎營的三千精銳騎兵和中營的兩千陷陣勇士組成。這支常備軍的主將,由呂布親自擔任,副將由高順擔任,主要防備西河郡北方的南匈奴人。
對於這樣的結果,各營主將均無異議。飛騎營是呂布的禁臠,陷陣營是高順訓練出來的,由他們兩人帶領着五千最精銳的部隊,大家心服口服。
左營主將張楊率領麾下四千人馬前往離石西邊的藺縣一帶組織屯田,右營主將徐榮率領麾下四千人馬前往皋狼附近屯田,中營副將魏越率領麾下三千五百人馬前往離石南邊的中陽一帶屯田,後營主將張遼率領麾下三千人馬和撫營的奴隸在離石城周圍進行屯田。
中營原本有六千人馬,兩千陷陣勇士不參與屯田,徐晃護送蔡邕、丁原和陳宮前往晉陽時,帶走了五百騎兵和五
061章 推行軍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