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來到了5月下旬,李華勇等人在申城整整待了半個月之後,此行的任務終於圓滿完成。
在濟同大學錢教授領導的實驗室,李華勇,李二愣子,以及錢教授林蔚等人正在為中銀大廈的技術標進行最後定稿。當一本本還散發着墨香的技術標裝訂成冊。
「不容易啊!」
李華勇看着面前這份經過多人心血弄出來的東西這樣感慨道。
李華勇確信:這已經是一份近乎完美的施工組織設計。反正以李華勇的水平,他已經找不到任何可以修改之處。不能說它是最先進的,但絕對是最適合這個年代施工技術水平的施工組織設計。
除了李華勇,李二愣子同樣信心滿滿:
「這樣一份技術標遞交上去,除非那些評標委員會的人瞎了眼,或者是故意拉偏架,那麼咱們這份東西,怎麼也能獲得個不錯的分數吧?不不不,我認為咱們這個技術標一定能夠獲得最高分,我就不信還有人做出更好的方案。」
李華勇其實也有這個自信,當然他說話不會像李二愣子那樣滿:
「那可不一定喲,還有一種情況,可能會威脅到我們這個方案。」
聽到李華勇這樣說,不僅是李二愣子,連錢教授都有點好奇,兩人同時問道:
「什麼情況?」
「假如有外國同行就在這個時候運用出什麼新技術,或者投入了什麼新設備,就未必會讓我們的方案專美於前。」
老錢和李二愣子無話可說了,因為李華勇這話在理。
建築業內有一種說法:叫做「永遠只有最合適的工法,而不存在最好的工法」,說的其實就是這個意思。
舉一個簡單例子,在我國古代修高層建築的時候,比如說修一個寶塔,在古代修寶塔那就和現代建摩天大樓差不多是一個意思了,古代的建設者經常要運用到一種「累土建塔」的方法。
為什麼要「累土」?因為古代可沒有那麼多鋼管以及高強度扣件,因此沒有能力搭設那麼高的腳手架呀。以古代的科學技術水平,用普通竹木腳手架,搭設三,四層當然沒問題,但是想搭設到七層或者七層以上,那個風險性和不安全性就不是一般的大。因此只能採取「累土」這種看上去笨拙無比的方法。
不過話說回來,「累土建塔」雖然看上去笨拙無比,但你能否認這是一種優秀的「工法」嗎?不能的。與此相反,提到這種施工方法時,大家更應該盛讚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最最起碼,它是最適合那個年代生產力水平的施工方法。
「累土建塔」是這樣,「倒椎法」其實也是這樣。它在這個年代也許很牛逼,但隨着建築技術的發展,各種新材料新設備新工藝層出不窮,它隨時可能變得和「累土建塔」一樣老土。
「那墩子你覺得,這次在其他人的技術標中,可能出現什麼新技術或者新工藝嗎?」
李華勇一聳肩:「這個我怎麼知道?像這樣的問題吧,大家應該多問問林總監,她畢竟當過幾年假洋鬼子,大家說是不是?」
李華勇的話惹得大家都笑,林蔚張牙舞爪的對李華勇飛舞小拳頭:
「你才是假洋鬼子。」
周圍的「師兄甲乙丙丁」們一個個眼都直了,這些天大家一起共事,這些人那是真的對李華勇服了呀。他們對李華勇的專業知識倒是沒有多大感覺,由於李華勇的「藏拙」,在這些眼高於頂的研究生眼中,李華勇也就施工經驗比他們豐富,顯得辦法多,有些鬼點子。在這些人的心目中,如果非要分類的話,李華勇或許可以歸類為「能工巧匠」那種類型,其他並沒什麼大不了。
真正讓大家佩服的,就是這些研究室怎麼都想不通,這個其貌不揚身份底下的年青工人這麼就能有那麼好的女人緣。
就拿面前這位據說是畢業於德國慕尼黑工大的香江美女來說吧,要說這次方案優化,林蔚也有份參與,因此這半個月下了大家沒少接觸。可大家在一起共事的時候,很多人在林蔚面前根本就說話都說不利索,能正常交流都算不錯的了,哪裏敢像李華勇那樣對待林蔚,隨隨便便開玩笑不說,諷刺挖苦都是家常便飯。
最最讓大家受不了的是,面對李華勇的調侃,這位據說來頭不小的香江美女竟然坦然受之,好像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