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說誰膠柱鼓瑟,不知變通?」關羽聽諸葛亮如此說話,頓時大怒,指着諸葛亮說道:「關某尊重你,主要是看在大哥的面子上,可是你如果連我大哥的遺命都敢不顧,我又何必給你面子?哼,這益州的基業是我大哥的,不是你諸葛亮的,你想要將這份基業拱手送給孫權,我可不答應,你今天的這些任命,請恕我無法通過,前線軍情緊急,請恕我不能奉陪了!」
關羽說完之後,竟然拂袖而去,只留下了一臉呆滯的諸葛亮。
看着關羽遠去的背影,諸葛亮深深嘆了一口氣,然後緩緩說道:「豎子不足與謀!」
這一句話體現了諸葛亮對關羽的極度失望。
然而讓諸葛亮想不到的是,關羽對他更加失望,認為他擅自改動了大哥劉備的戰略,竟然對仇敵孫權妥協,這是他絕對不能容忍的。
在回府之後,關羽悶悶的呆了一天,準備返回江州,雖然他知道矛盾依舊存在,而且看起來還不可調和,然而現在還要顧全大局,所以索性來他個眼不見心不煩。
就在這時,只見親兵前來稟報,說是廖立求見。
關羽知道劉備對廖立十分重視,又知道廖立極力主張與劉和聯合,而這廖立又對他十分尊敬,所以立刻禮貌的命人請進來。
「下官廖立見過關將軍。」見了關羽之後,廖立執禮甚恭,充滿崇敬的下拜。
關羽見狀自然心中很是受用,連忙還禮,兩人落座之後就問道:「不知公淵先生來見羽,有何指教?」
只見廖立神色一暗,輕輕嘆道:「今日公與孔明之爭,立全都看到了,不得不說,二位都是一心為公,然則因為在看法上有分歧,所以才導致今日之爭。」
關羽一聽這話,頓時大起知己之感,輕輕嘆道;「是啊,這一點我也明白,然而卻事關我軍的前途命運,縱然羽不想爭,也不能不爭,公淵,你是我軍中智謀僅次於孔明的人物,今日公正地說一說,我與孔明到底誰的方案更加有利於國家?」
「自然是關將軍了,眾所皆知,吳公雖然力量看起來不算弱,可是比起秦公來說還是差的太遠,更何況他本是外姓,對外根本沒有號召力,不像秦公和蜀公乃是漢室宗親,將來成就有限,稱公也就是他的極限了而他的陸軍根本就不敢與秦公的陸軍交手,只能依靠長江天塹與秦公相對峙,可是秦公盡收荊州精英,想找出精熟水軍戰法的人才,訓練水軍將士也不是什麼難事,立相信過不了幾年,秦公就能席捲江東,如果我們跟着秦公,到時候乘機恢復故土,也不是什麼難事,諸葛公雖智,可是對秦公一直採取敵對態度,這對我們來說是十分危險的。」
「你說的又何嘗不是啊?」關羽聽了廖立的話,頓時輕輕嘆道:「怪不得大哥生前對你如此讚譽,如今看起來不是沒有道理,孔明的智慧用於行軍打仗或許還成,可是用於搞外交的話,目光還是有些不夠遠大。」
「可是諸葛先生現在正掌控着我國的內政外交,如果他強行派人前去聯合吳公,這也會是我們的一場麻煩,最起碼秦公那裏不好看,即便秦公心懷廣闊,恐怕也會懷疑我們的動機,這樣的話,我們所帶來的麻煩可着實不小啊。」廖立滿臉的憂慮,輕輕嘆道。
「那我們該怎麼辦呢?」關羽聽了廖立的話,臉上也現出了濃濃的憂慮之色,對廖立說道。
廖立思索了片刻,然後遲疑着說道:「立倒是有一個主意,然而卻不敢說。」
「哦?先生有何妙計?但說無妨。」
「那我就說了」,廖立又是遲疑了片刻,最後咬牙說道:「君侯,不知道你有沒有想過,諸葛先生與主公之間在一開始就有分歧,主公志在興復漢室,而諸葛先生卻志在割據一方,正是因為這一點的不同,所以諸葛先生一直在強調與江東結盟,以便保住這片基業,而江東卻志在兩分天下,故此不惜採取任何手段奪我疆土,並我州郡,現在其目的達成,接下來肯定會想辦法固守疆土,因此與我軍結盟也不是沒有可能,然而這前提就是我軍不再對故土心存幻想,並且堅定的和他一起抵抗秦公。如果將軍答應這樣做,我益州固然能夠因此而保存四五十年,然而這卻會造成江南出現一個與我大漢分庭抗禮的王朝,江東孫氏之皇位相傳,這一切竟都是將軍所促成,若干年之後,史官記錄歷史,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