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速中文網 > 軍事小說 > 鑄造中華帝國 > 第七十二章來福的震驚中

第七十二章來福的震驚中

    readx();    不過,方天豪始終是一個過來人。雖然,方天豪對於方家在樂縣的工廠變化如此之大,很是震驚!而且,方家工廠的變化還是因為自己的兒子不知道用了什麼方法所導致的,很是驚嘆!他的心裏在猜測方木到底是用的什麼方法,將方家在樂縣工廠的產量擴大十倍的同時,臉上那副震驚的表情卻散了開來,恢復了原本嚴肅、平淡的樣子。

    方天豪整個人的心裏表現,不可謂不令人嘆服。要知道,若是平常人聽說了自己一年能夠賺取近三百萬兩的白銀,那還不瘋狂的高興個三天三夜、狂歡個三天三夜!而方天豪在極短的時間內疚平復了自己的內心,這能不讓人讚嘆他見多識廣、心裏素質強硬!

    因為,這可是近三百萬兩白銀啊!!!!方家若是照這種勢頭發展下去,十年之後,方家的家產就是三千萬兩白銀!!!!

    這可是三百萬兩白銀,而不是三百萬rmb。況且,三百萬rmb能和三百萬兩白銀相比嗎?就是能三萬兩白銀都不能相比!!!

    在晚清時期。白銀的本身價值,由於西班牙和葡萄牙兩國從美洲殖民地掠奪的白銀,大量的湧入中國,從中國換取了許許多多的絲綢、瓷器之類的奢侈品,以供兩國王室的奢靡生活。從而導致了中國的白銀有所貶值,不像以前那麼的堅挺。(比如明朝:十兩白銀就足夠一個鄉紳使用十個月!)但是,就算是這個時代,一兩白銀也足夠一戶普通人家兩三月的生活使用了!!!!換算下來,這個時代的三百萬兩白銀就相當於後世的上百億rmb。方家在樂縣的工廠現在一年就能賺如此多的前,這能不令人震撼嗎?

    就算是1900年的晚清,每年國家的財政收入也才是八千萬兩白銀左右,而且這還是位於世界第六的國家財政收入。就算清廷的財政收入是八千萬兩白銀,可這八千萬兩白銀也不是全部的入了清廷國庫。大部分的收入都是用來向列強償還賠款。

    如「清廷最近幾年和日本簽訂的《馬關條約》,按條約之中規定,清廷就要向日本賠償『兩億兩白銀』的戰爭賠款。雖然按照《馬關條約》中所說的,是讓清廷分八次付清。可就算是八次付清,但日本人要求,清廷第一次就要在六個月之內,付清日本五千萬兩白銀的戰爭賠款,這麼均攤下來,每年所賠償日本的戰爭賠款也是不少了!

    而且,還有即將發生的八國聯軍侵華事件,清朝在這次戰爭之中更是一敗塗地,和列強簽訂了更為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其中,『庚子賠款』更是高達4.5億兩白銀!也就是說,中國要向列強賠償4.5億兩白銀的戰爭賠款,而且還是在沒有賠償完日本的戰爭賠款之下,又承擔下了4.5億兩白銀的重債!!!


    其中,清廷和日本簽訂的《馬關條約》對中國的傷害最大。因為,其他的列強到中國來,只是求財而已、或者是想利用中國的廉價勞動力,在中國開設工廠賺錢而已。

    就算是巨大的庚子賠款。後來,其他列強各國對中國所欠的賠款也是逐步免除。甚至,美國還返還了中國已經賠償給它的部分『庚子賠款』,將其用在了留美的中國留學生身上;英國、德國、法國隨後也效仿美國,免除了中國剩餘的『庚子賠款』。

    只有日本人,一開始就存着滅亡中國的心思。它既要土地,又要錢,更要在中國開設工廠、駐紮軍隊,對中國可謂是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馬關條約》是中國清朝政府和日本明治政府於1895年4月17日(光緒二十一年三月二十三日)在日本馬關(今山口縣下關市)簽訂的不平等條約,原名《馬關新約》,日本稱為《下關條約》或《日清講和條約》。《馬關條約》的簽署標誌着甲午中日戰爭的結束。中方全權代表為李鴻章、李經方,日方全權代表為伊藤博文、陸奧宗光。

    日本對中國的野心,從《馬關條約》的內容之中就可以看出來,這是存心一開始就像滅亡中國。日本明治維新後,蓄意對外擴張,逐漸形成了以侵略中國為中心的「大陸政策」。其第一步是攻佔台灣,第二步是吞併朝鮮,第三步是進軍滿蒙,第四步是滅亡中國,第五步是於甲午海戰服亞洲,稱霸世界

    1871年,近代中日兩國簽訂了第一個條約——《中日修好條規》,該條約第一款就寫明:「嗣後大清國、大日本國倍敦和誼,與天壤無窮。即兩國所屬邦土,亦各以禮相待,不可稍有侵越,俾獲永久安全。」這是一個平等的條約。

    但日本不顧條約中「兩國所屬邦土……不可稍有侵越」之規定。於1872年入侵中國屬國琉球,1874年入侵中國領土台灣,還透過《北京專約》迫使清政府間接承認琉球為日本屬國,並於1879年正式吞併琉球國,改設為日本的沖繩縣。同時,日本還入侵中國的另一個屬國——朝鮮,於1875年製造「雲揚號事件」,1876年以此為藉口強迫朝鮮簽訂不平等的《江華條約》。

    其後日本又利用朝鮮發生的「壬午兵變」和「甲申政變」進一步擴大在朝鮮的勢力,排擠朝鮮的原宗主國——中國,並於1885年與清政府簽訂《天津會議專條》,在事實上取得了與中國在朝鮮半島的對等地位。此後日本即有計劃地投入全國國力開展了針對中國的擴軍備戰活動,以進行一場「國運相賭」的戰爭。可見在甲午中日戰爭之前,日本就已經染指台灣和朝鮮,並取得一定進展,而日本在甲午戰爭的勝利及《馬關條約》的簽訂則使日本的野心變成現實。

    1894年,以朝鮮東學黨起義、朝鮮政府向中國請兵為契機,日本派大軍進入朝鮮,並挑起了甲午中日戰爭。中日兩軍在陸上的主要戰役有成歡之戰、平壤之戰、鴨綠江江防之戰、金旅之戰、遼東之戰等,海上的主要戰役有豐島海戰、黃海海戰、威海衛之戰等,日軍基本上節節勝利。其中清軍在1894年9月平壤之戰和黃海海戰中的相繼失利,使戰局急轉直下,戰場亦由境外轉移到中國境內,而1895年2月威海衛之戰清軍的失敗,更是使北洋水師全軍覆滅,清廷無心戀戰,日本則繼續保持軍事壓力,大有海陸並進直搗京師(今中國北京)之勢,在這種情況下,清廷早就從1894年10月起便不斷透過歐美列強向日本求和,而到戰爭後期,日本亦認為「日清戰爭不能無限期繼續下去,媾和談判的時機早晚必會成熟」,因此也同意媾和。就這樣,中日兩國最終坐到談判桌上,開始了馬關和談。

    掌握朝廷大權的主和派人物慈禧太后和李鴻章,從戰爭一開始就不打算將戰爭繼續下去。平壤戰役和黃海戰役相繼失敗後,1894年9月底,慈禧太后重新起用1884年被她罷黜的恭親王奕訢主持總理衙門。奕訢原先就主張對外國屈服,10月初,奕訢親自出面,請求英國聯合美國和俄國共同調停中日戰爭。由於美、德、俄三國各有各的打算,加上日本的拒絕,英國於10月6日提出的調停建議沒有獲得任



  
郫縣豆瓣兒推薦:  電影世界列傳  
隨機推薦:  仙都  翡翠滿園:農女巧當家  農門嬌妻:惡女當道  天價寵婚:豪門闊少小甜心  武道大帝  
『加入書籤,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

搜"鑄造中華帝國"
360搜"鑄造中華帝國"
語言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