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速中文網 > 玄幻小說 > 商戶嫡女奮鬥史 > 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兵臨城下

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兵臨城下

    武正翔面目肅然氣勢凌冽的走在宮中長長的甬道之中,兩側是高高的朱紅色宮牆,頭上是鉛雲密佈的天空。

    整座皇宮,仿佛知道失去了男主人,顯得哀慟和壓抑。

    然而,皇宮只是座建築,怎麼可能有喜怒哀樂?真正哀慟和壓抑的其實是武正翔的內心。

    慶隆帝駕崩了,但他燃燒生命佈下的大網才剛剛張開而已。只是沒想到,魚是上鈎了,但沒想到第一條上鈎的,竟然是京畿大營這條大魚。

    京畿大營中,有三萬精兵兩萬輔兵,合計五萬有餘。

    莫看從字面上看,這數量並不多。但從城牆上望下去,營寨密密麻麻,軍旗如林,黑壓壓一片。

    為防叛亂,洛陽城中常駐的兵馬並不多,且派系林立山頭眾多。

    皇宮中,武勝領着的北衙禁軍僅五千人,南衙也不過這個數字。

    京城有五城兵馬司,負責九門安危、巡捕緝拿盜賊等。守着城門的士卒,就是屬於兵馬司管着。另外,京兆府、刑部、大理寺等地各有衙役,但這些林林總總加起來,也不過三千之數。

    算算總兵力,全部加完也才一萬三千餘人,憑什麼和城下大軍對抗?

    更何況,由於魏明護短的個性,京畿大營如同鐵板一塊,上下一心。且營中士卒都是從邊陲之地積了軍功升上來的百戰老兵,戰力不可同日而語。

    一句話,京中的局勢相當嚴峻。

    武正翔和太子再怎麼不睦,也要將慶隆帝交代的這最後一件事辦好。

    宣政殿,前殿。

    京畿大營扯了反旗,事關重大,太子召集重臣勛貴宗室在此議事。

    懸殊的兵力對比,令眾人的心上都如同壓了一塊沉甸甸的石頭,不得輕鬆。

    「回殿下,洛陽城城牆厚實、防備精良,守住綽綽有餘。」


    禮部吳尚書這句話,聽上去雖然美好,但卻並未讓太子放心。

    守是能守住了,但叛將圍住了京城,糧草後援均被阻隔在外。在日日攻打之下,京中又能撐多久?

    正值太平盛世,洛陽滿城的百姓、士卒、官紳、勛貴、宗室,皇城中的宮女內侍、嬪妃、皇帝皇后等人,已經超過了百萬之數。

    這麼多人,每日消耗的糧食是一個驚人的數目。

    只不過平時的洛陽城,地處南來北往的洛水之上,每日都有大量的貨物流通,才沒有感覺出來而已。

    當洛陽成為一座孤城,這個問題就會顯現出來,成為最重要的問題。

    「殿下,」戶部鞏尚書出列一步,稟道:「經過微臣計算,十日後城中就會糧食告急。官倉中的糧食全部拿出來實行糧食配額,能多頂五日。」

    洛陽城中的官倉糧食並不多,只不過是常規儲備着以防饑荒而已。真正的軍倉,建在離洛陽城幾十里之外的洛水岸邊。

    選擇那裏做軍倉,是為了交通便利,能快速調動糧草物資。誰能想到,原本忠於慶隆帝的京畿大營,竟然敢私自造反,用的還是這樣一個值得深思的理由?

    當年之事,經歷過的人要麼永遠的閉上了嘴,如童華池。要麼永遠不會透露出半分,如吳光啟。

    但其實眾人的心中,不是沒有計較的。

    當初先帝寵信汝陽王,還是太子的慶隆帝一直不得先帝喜愛,幾次都險遭廢棄。但後來汝陽王做下一件大逆不道之事,才惱了先帝就此失寵。

    但那件事,汝陽王一直拒不承認,口稱是慶隆帝陷害於他。但相比起鐵證如山來說,他的辯駁格外蒼白無力。

    後來先帝駕崩,慶隆帝繼承了大統,隨即就將汝陽王圈禁在太陵。當年的事,便成了宮中禁忌,無人敢提。

    京畿大營翻出了這件陳年往事,又手持先帝遺旨,不得不說有一定的震懾力。至少從名分大義上,完全站得住腳。

    朝廷目前稱魏明為叛將反賊,旗下將士為亂軍。但若魏明當真成功攻下京城,擁立了汝陽王之子為帝,天下的反應還真不好說。

    殿中大臣不比尋常百姓,他們想的要更多一些,家族利益、從龍之功等等。這其中,自然不乏一些牆頭草,在心中開始做兩手準備的人。

    不過,幸好慶隆帝清洗了一次朝堂。在場中人,大多數都是



  
天際舟推薦:  雙生錦  父皇必須死  我是真不想當大明星  
隨機推薦:  菜刀通天  刀鎮星河  長樂歌  獵妖高校  超維術士  
『加入書籤,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

搜"商戶嫡女奮鬥史"
360搜"商戶嫡女奮鬥史"
語言選擇